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駿:亟需開發並建立綠色股票指數

  • 發佈時間:2015-09-15 09: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綠色産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援。但長期以來,由於綠色産業投資回報率較低、融資渠道比較單一、融資成本較高等問題,目前對綠色産業的投資較為短缺,也缺乏鼓勵綠色投資的激勵機制。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亟需建立一個鼓勵綠色投資的金融體系,開發並建立綠色股票指數。

  “要搞好環保産業,僅依賴財政投入遠遠不夠,必須通過金融創新吸引社會資金進入。”馬駿認為,我國亟需建立一個鼓勵綠色投資的金融體系,涵蓋資本市場、銀行信貸、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特別是考慮到直接融資的重要性,建議未來可以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保相關資訊,並建立綠色股票指數。

  究竟什麼才是綠色股票指數,這一指數的目前發展狀況如何?馬駿坦言,目前中證公司正在研究綠色股票指數,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不過,他透露,綠色股票指數有一種主要衡量方法,西方國家稱之為計算“Carbonfoot Print”。具體來看,即將每一個公司排放出碳的噸數,除以這個公司的總市值,也就得出每一個單位市值的碳排放量。“簡單來説,將上市公司的每一個單位市值的碳排放量做一個排序,根據排名,就很容易看出哪些公司是綠色環保企業了。當然,這一指標只是構成綠色股票指數的一部分而已。”馬駿説,“在其他的指標方面,也可以嘗試把各種各樣的企業污染物排放組合在一起,不僅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組合在一起,用一個加權的辦法除以一個基數,比如除以市值或是銷售量等”。

  隨著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上市公司披露環保資訊是國際通行做法,但由於在國內缺乏強制性規定,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披露環保資訊。“此外,借鑒國際上已有的標準普爾全球清潔能源指數、納斯達克美國清潔指數等,不斷鼓勵境內的資産管理機構開發出多種形式的綠色金融投資産品,並通過建立綠色股票指數,敦促並監督上市公司的污染排放行為,增強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意識。”李大霄建議。

  “建議在新《證券法》條例中,加入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資訊的規定,並在部分細分行業先行啟動。而且資訊披露不是講幾句模糊晦澀的語言,必須要把投資項目的具體排放資訊、減排數據詳細披露出來,公之於眾。”馬駿説。

  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有不少都是污染性較強的高排放企業,比如鋼鐵、煤炭、水泥、化工等。而除了中證指數公司外,市場上也存在幾個綠色指數,但目前這些指數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十分有限。“問題的關鍵之處在於,如何更好地把這些綠色指數與具體的金融産品和投資者對接起來。只是單單炒作‘綠色股票指數’這一概念是用處不大的,日後應該讓長期資金的投資者,如保險公司、社保金、養老金等與中證指數公司等綠色指數的構建者對接,要讓實際的資金流通過多樣化的指數産品,實實在在地進入到綠色行業中去。”馬駿説。(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