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出生態城市應警惕“偽生態”
- 發佈時間:2015-09-15 09: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綠色生態城市建設凸顯中國城市未來發展方向,並成為不少地方的發展戰略,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但是,與這種良性發展不協調的是,違背自然規律、超越生態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建設的‘偽生態建設’或‘偽生態文明建設’在局部範圍出現甚至蔓延。”社科院日前發佈的《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暨2015年生態城市綠皮書,指出應警惕當前我國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偽生態”。
“生態城市到底該怎麼建?這是一個仍然需要探索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年在《報告》中對一些城市的做法,明確提出了批評性的意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生態城市綠皮書主編孫偉平表示。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生態城市建設有三大誤區:一是認識誤區。認為“生態城市”就是製造人態自然,通過種樹、鋪草、造水、建景觀大道等方式人工打造“生態城”、“宜居城”、“山水田園都市”,掀起了“廣場熱”、“草坪熱”、“水景熱”等;有的認為應借鑒國外先進案例,只有花大價錢才能建“生態城市”;有的認為應當建立一套普遍適用的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標準。
二是建設誤區。人類文明社會經歷了上千年的演進,積累了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産。保護歷史文化、延續社會結構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方面。但一些城市政府對社會文化的各種片面理解,導致了讓人啼笑皆非的結果。有的地方大量複製甚至抄襲西方著名建築,一時間假“白宮”、假“凱旋門”再現;有的地方盲目復古,大規模恢復“唐城”、“宋城”、“明城”。諸如此類做法,是用一種人工文化生態破壞當地原有的文化生態,有悖于生態文明理念。
三是生態折騰。一些地方在生態文明旗號下,今天植草坪,明天改花園,後天栽大樹。這種生態折騰不但沒有産生任何價值,而且成本巨大,顯然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
“生態城市的建設標準,應當取決於當地的自然條件、當地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接近實際情況,絕非千篇一律。”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城市綠皮書顧問陸大道認為。
《報告》同時指出,我國已進入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階段,應適時建立城市生態預警系統,建議通過資訊化手段推動城市管理方式的智慧化,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準。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態城市綠皮書副主編胡文臻表示,課題小組在調研中發現,我國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嚴重,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如何將262個資源型城市進行分析評價、研究,建設生態化城市需要加快探索。“生態城市建設研究應探索解決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之間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關係,劃分這些生態資源城市的類別,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提出對策建議”。
《報告》對中國284個城市2013年的生態建設效果進行了評價和綜合排名分析,排名前11名的珠海市、三亞市、廈門市、銅陵市、新餘市、惠州市、舟山市、瀋陽市、福州市、大連市、海口市的健康等級為很健康,有30.28%的城市生態處於亞健康狀態,3.17%的城市生態處於不健康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排名均在30位之後,呈現下降趨勢。“這與評價樣本城市容量增加和評價指標微調有關。”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生態城市綠皮書主編劉舉科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鮑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