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撬動險資 須加快改革進程

  • 發佈時間:2015-09-15 06:31:3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週五,中國保監會一日連發兩文——《關於設立保險私募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資産支援計劃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前者明確了保險資金可設立成長基金、並購基金、新興戰略産業基金、夾層基金、不動産基金、創投基金及相關母基金,重點投向國家支援的重大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産業、養老健康醫療服務、網際網路金融等産業和領域;後者則鼓勵保險機構開發資産證券化産品以盤活存量資産,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援。可以看到,兩份文件的直接意義都是為了支援實體經濟。

  當前國內經濟增長方式轉型面臨較大挑戰,通過增發基礎貨幣維持經濟增長的模式已不可持續。因此,經濟體制改革和盤活存量資金成為了出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主體是金融改革,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行業理應發揮其自身優勢,通過謀求險資運用改革,進而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繼此前打出一系列盤活財政資金、吸引社會資本的組合拳後,領導層也寄望于撬動險資,再為實體經濟導入“金融活水”。

  2014年頒布的保險新“國十條”,確立了盤活保險存量資金、釋放保險活力、全面參與實體經濟、服務國計民生的發展方向,把保險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今年6月,國家領導人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也強調,改革商業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有利於保險業創新增效,也可以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事實上,隨著國內保險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險資也應該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更高效的作用。自2007年至2014年,保險業總資産規模由29004億元上升到101792億元,增長351%;資金運用餘額達到9.3萬億元,同比增長21.4%。

  實力強了,底氣就足。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決定設立3000億元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以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無疑,此舉將有利於改善當前的經濟環境,抑制經濟下行,特別是能夠為部分國家重大項目提供資金支援。

  與金融同業相比,被譽為經濟社會發展“助推器”和“穩定器”的保險業,在基礎設施、不動産、股權等投資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些領域都是險資的優勢。2012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推進險資運用的市場化改革,頒布了一系列資金運用新政,大大拓寬了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從傳統公開市場投資拓展到基礎設施、股權、不動産等另類投資以及境外投資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為險資開展資産配置提供了更多的基礎投資工具。

  其中,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險資早已進行了諸多嘗試。以廣東為例,先後有人保財險、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等多家保險機構,以債權、股權、不動産投資等形式,參與到廣東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及養老社區建設當中。截至今年上半年,險資在粵累計投資餘額已達3893.4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7.86%。

  除了資金期限長的優勢外,同等條件下,險資比信託資金,甚至銀行資金更加便宜。而且,保險資金投資計劃一旦實施,受貨幣政策影響較小,確定性較高,用起來並不麻煩。但需要強調的是,保險資金運用的政策性強、風險較高、涉及金額較大,必須堅持市場化的原則。

  一方面,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險資大有可為;另一方面,險資更要按照“國十條”精神,往新的領域、方向投資,如投資重大民生工程,扶持科技産業以及中小微企業等。

  郭家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