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長島已建成15萬畝海洋牧場 海島經濟加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14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的山東長島南隍城島海灣,風平浪靜。清澈的海水下面,形色各異的魚兒正在屬於自己的專屬空間裏愜意嬉戲。長島縣海漁局副局長孫海林指著岸邊一塊塊巨大的金字塔狀混凝土構件告訴記者:“這是我們投放的新型人工魚礁,這些‘海底新居’讓近海的海洋生物由‘遊客’變成了‘常駐居民’。”
孫海林介紹説,這些金字塔狀的魚礁由鋼筋、水泥澆注而成,上面有透水方孔,表面上已經附著了一些藻類,可以吸引魚、蝦、蟹前來安家,形成海洋牧場。人工魚礁的作用,簡單講就是給魚蓋房子。給魚造一座舒適的房子,才能把它們留在長島。一組10座的人工魚礁可改善300畝海域的生態環境,在南隍城這片海域,就有2萬個人工魚礁礁體。“把傳統的海域改成了高檔海洋牧場,對調整海洋産業結構、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長島已建成15萬畝海洋牧場。”孫海林説。
在大欽島近海海域,他們還建成了1萬畝的綠色“海底森林長廊”。他們通過投石造礁和底殖海藻,來改善海底生態環境,既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氮磷等有機物,又為各類海珍品及魚類提供充足餌料,也能抵抗風浪、形成平靜優質的水域環境。
當地漁技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跟蹤檢測發現,投礁後浮游植物增長12倍,浮游動物密度增長15倍,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長島被譽為“海上仙山”,是我國重要的海珍品種質資源保護、繁育和生産基地,著名的“鮑魚之鄉”、“扇貝之鄉”、“海帶之鄉”。過去,島上的居民主要靠傳統漁業謀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洋漁業曾讓長島大放異彩。然而從1997年開始,由於海洋環境惡化、養殖密度過高等多種原因,全縣3.5萬畝扇貝連續3年大面積死亡,經濟損失達四五億元,漁民欲哭無淚,海島經濟跌入低谷,海水侵蝕、海域沙漠化日趨嚴重。長島人痛定思痛,深切認識到生態環境才是支撐長島長久發展的牢固基石。近年來,他們立體實施岸上、海上、陸上、山上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千方百計把綠色留住。
在岸上,他們重點在南北長山島投資7億元拆除岸線破舊建築52萬平方米,整治恢復岸線20公里,旅遊和自然岸線佔比由38%提高到87%,漁養生産岸線由57%壓縮到4%;在海上,投資2億元實施了5處生態化海洋牧場、8處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改造海域10萬畝,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持續修復;在陸上,實行了城區垃圾集中外運,逐步實現了污水無害化處理;山上,推行了殯葬改革,實現了一村或多村一墓地集中安葬,徹底改變了亂葬舊俗。海陸造林工程全面展開,海中營造50萬畝“海底森林”,陸上造林3400畝,森林覆蓋率由56%提高到60%,通過控制排放和吸納削減,儘快讓長島步入“負碳時代”。
長島“刮痧去毒”,突破了制約發展的瓶頸,疏通了全身堵塞“經絡”,帶來的是産業的快速轉型和海島經濟的加速崛起。
兩年前的南北長山島,岸邊的育保苗場佔據了大部分海岸線資源,有人戲稱“有島沒岸”。如今在南北長山島,原本的破舊建築已被推倒,貝類和藻類活躍生長,基本恢復全縣海岸線原始生態風貌。
那麼,恢復的海岸線該如何開發,才能不陷入修復再破壞的窠臼?長島的依靠優良的海洋生態環境,重點以“一慢道、三海岸”為主線,以海島文化風情園區為特色,加快升級旅遊服務設施。
金色陽光潑灑在長島東海岸,清風徐來,海波盪漾。三色“跑道”又添新景。這裡的“人行道”被涂成黃、紅、藍三個顏色,分別畫有步行、自行車及電動車的標誌。如今,長島已建成慢行道43公里。
“生態是長島最大的優勢,一旦這個優勢出現問題,長島的發展道路將被徹底堵塞,因此在一切項目建設上,都將秉承‘生態優先’原則。”長島縣委書記張延廷告訴記者。
把綠色留住,向生態要效益,變生態為生産力,長島發揮海島特色,趟出了自己的路子。在未來的生態發展道路上,長島縣將按照“南部休閒漁業、北部生態漁業”的理念,劃定區域,分頭髮展,使有限的陸域面積延伸到廣袤的海域面積,開發海洋垂釣場、候鳥放飛、海豹之旅、濱海體育等獨特、高端旅遊項目,形成旅遊競爭力,打造具有高端旅遊産品的中國北方生態旅遊度假島。(經濟日報記者王金虎、通訊員劉新國 石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