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化傳承添魅力

  • 發佈時間:2015-09-13 06:41: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刀郎木卡姆樂曲響起,熙攘的人群瞬間靜默無聲。72歲的老藝人阿不都卡德爾·木沙白鬚銀發,雙手撥動卡倫琴,身隨樂動,音樂時而粗獷豪邁,時而婉轉悠揚。曲末,人們紛紛走入大廳中央,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氣氛達到高潮。

  刀郎在維吾爾語中是“聚集”、“扎堆”的意思,刀郎人是維吾爾族的一個分支,主要生活在南疆葉爾羌河流域。千百年來,刀郎人拓荒狩獵、繁衍生息,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刀郎文化。

  作為這一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阿瓦提縣制定了保護和發展規劃,將挖掘、弘揚刀郎文化作為戰略性工程。刀郎木卡姆藝術、穆薩萊斯釀造工藝、刀郎熱瓦普藝術等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刀郎麥西萊甫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刀郎木卡姆是刀郎文化的代表,在節日期間和婚禮現場,阿瓦提的農家院總會傳來木卡姆的樂曲,不論男女老幼都會隨著音樂起舞,氣氛喜慶、歡快。

  “木卡姆是刀郎人生命的一部分。”阿不都卡德爾·木沙是家族第六代刀郎木卡姆傳人,從小就隨父學藝,他的兒女也都會彈唱、跳舞。這位老藝人説,“傳承和發揚這項藝術,政府有規劃、有資金,已經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我們對刀郎文化傳承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阿瓦提縣文體廣播影視局局長田朝暉告訴記者,像阿不都卡德爾·木沙這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國家每年提供8000元補貼,縣裏還發放生活津貼,鼓勵他們帶徒弟。

  與音樂、舞蹈藝術一樣,色彩濃烈、富有南疆生活氣息的刀郎農民畫的歷史也源遠流長。目前,阿瓦提有100多位畫師分佈在全縣各鄉鎮,今年28歲的阿依巴格鄉農民吾買爾江·買買提就是其中一員。他從事農民畫創作已經11年,農忙時節在田間地頭,農閒時則專心作畫,日子過得富足又充實。

  “政府每年組織2次培訓,每月還發放800元補貼,鼓勵農民創作。”吾買爾江·買買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家裏承包7畝地,種棉花、玉米、紅棗,一年下來收入1.4萬元;而創作農民畫,每年補貼就有9600元,佔總收入的四成以上。

  刀郎文化是阿瓦提的靈魂。縣委書記魯曉忠説,近年來,阿瓦提借助其獨特的魅力和底蘊,確立了文化立縣戰略,讓城市添魅力,讓百姓廣受益,在傳統與現代互動中,開掘出發展新源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