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空中引擎”助力西藏高飛

  • 發佈時間:2015-09-11 14:29:4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接1版

  5年前,當西藏航空作為首家基地航空公司入駐貢嘎機場時,央啦也以首位大學生村官的身份來到了甲竹林居委會。儘管未能見證早年機場通航為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但近5年的親身經歷,已讓她深刻體會到“機場與村子息息相關,彼此分離不開”。

  “機場解決了我們近400人的就業問題,在居委會226戶家庭中,有將近150戶家庭都有人在民航工作,整個村的零就業家庭只有6戶。”央啦告訴記者,“進機場工作是當地很多村民擇業的第一理想,原因自然是機場不錯的福利待遇”。

  現在,甲竹林每年的村民總收入可以達到1300多萬元,每人平均收入突破萬元,遠遠超出貢嘎縣的其他村。這其中,70%的收入都與機場有關。

  機場為村民生活帶來的變化,在1991年就來貢嘎機場工作的才旺拉傑看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任機場護衛部總經理的他,去過西藏很多地方,也在不同機場工作生活過。“可能沒有比在機場附近的老百姓更富有的了。”他感慨,“機場不僅增加了當地百姓的收入來源,更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更富有經濟頭腦。”

  可以看到,在貢嘎機場周邊街道的兩旁,現在幾乎沒有一間閒置的門面房。當地很多村民都將自家房屋改建成商品房對外出租,其中,飯店和旅館的租戶佔了絕大部分。“大量流動人口涌入為本地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央啦告訴記者,原本只有890人的甲竹林居委會,目前常住人口數量已經達到3000人。

  “除提供就業崗位外,機場的發展也為村民在機場周邊發展商副業、自主創業創造了很好的機遇。”同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何剛,是林芝米林機場所在地米林縣的發改委主任,他注意到,儘管機場通航時間不長,但當地村民依靠機場自主創業的趨勢已經發展起來。

  助推支柱産業 引領産業新格局

  由於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條件,西藏旅遊業曾長期受制于交通不便。伴隨區內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這一局面才得以改觀。而高速發展的民航業,則為旅遊業騰飛插上了翅膀。

  記者從自治區發改委了解到,2014年西藏全區共接待遊客1553萬人次,其中近150萬人次通過民航進出西藏。據相關分析研究,西藏民航每增加1位進藏旅客,就能為西藏GDP增加約6500元。據此測算,民航去年為西藏GDP貢獻了近100億元。

  事實上,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要把西藏建設成為重要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後,西藏自治區就已將旅遊業定位為國民經濟主導産業。去年10月,西藏自治區旅遊局變更為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改革委員會,這一變化也凸顯出旅遊業在西藏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當地政府對發展旅遊業的高度重視。

  目前,自治區旅發委在品牌打造、宣傳推廣、市場行銷等方面力求創新。前不久,他們專程赴北京參加了2015北京國際旅遊博覽會,推介西藏冬季遊。“在旺季加大反季宣傳力度,目標是為實現四季均衡發展。”旅發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客源地仍是他們推廣的重點,主要包括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經濟圈。

  面對火暴的旅遊市場,國內航空公司也紛紛加快進藏步伐。今年以來,除國航、南航、川航和藏航陸續新增赴藏航線外,祥鵬航空也開通了成都—康定—拉薩航線,執飛西藏航線的航空公司達到了9家。

  “民航不僅拉動了旅遊業,還對米林縣産業結構的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何剛既見證了米林機場從通航到井噴式發展的全過程,也見證了機場助力當地旅遊業及社會經濟的大發展。據他介紹:“米林縣2014年的第三産業GDP佔比超過了50%,‘三産比’已經達到較為理想的狀態。”

  的確,依託民航發展,迅速崛起的旅遊業已經成為驅動西藏第三産業發展的主導産業,它的發展也帶動了區內其他領域服務業的發展。而第三産業也已成長為西藏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據自治區發改委公佈的數據,2014年西藏地區生産總值中第三産業增加值所佔比重高達53.5%。

  謀劃科學佈局 描繪未來新藍圖

  經過多年的發展,圍繞西藏區內5座機場發展起來的“航空城”,已漸漸成為帶動力和輻射力極強的“臨空經濟區”。

  記者從自治區發改委了解到,為了把握“臨空經濟區”這一新的經濟增長引擎,自治區專門成立了空港新區管委會,將依託貢嘎機場空港經濟核心區,把甲竹林鎮打造成為藏中南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高原生態農畜産品深加工、旅遊服務、民俗文化等産業,並與周邊開發區、工業園和物流節點等合力打造航空物流基地。

  山南地區作為貢嘎機場所在地,其地委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山南地區將做一些中長期規劃,與民航建立起合作機制,共同推動臨空經濟發展。

  在林芝,何剛告訴記者,米林縣也在圍繞米林機場做相應的空港建設規劃。長期以來,米林縣政府對機場周邊土地的開發一直保持謹慎態度。“規劃永遠得走在前面”,何剛解釋了謹慎的原因,“如果沒有規劃好,一下放開,容易出現混亂,最後反而阻礙發展。”

  目前,米林縣的空港規劃正有序展開。據何剛介紹,先期規劃主要集中在機場週邊的附屬配套設施,如垃圾處理、飲水供水工程等。在具體規劃時,當地政府也與機場方面保持及時溝通,確保空港規劃不妨礙機場正常運作。

  而對於通航最晚的日喀則和平機場,儘管目前只運營日喀則—成都一條航線,但日喀則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來尼瑪對機場的發展前景卻充滿信心。他表示,日喀則定位為西藏副中心城市以及面向南亞開放的樞紐城市,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中的區域級物流節點。“這些明確的發展定位,預示了日喀則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此過程中,民航業將發揮重要作用,並也將取得長足發展。”

  陳來尼瑪告訴記者,日喀則市目前正在規劃面向南亞的通道,包括陸地通道和空中通道。針對機場航線少、航班數量少的現狀,日喀則市政府也在與航空公司以及民航管理部門積極溝通,爭取更多航線和航班。

  而據日喀則航站站長李九疆介紹,按照民航西藏區局的要求,日喀則航站已經在為開通南亞口岸進行前期準備。航站的一線員工正在加強外語學習,為機場後續開通赴南亞的國際航線開始“熱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