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裡和家一樣暖 ——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受災群眾安置點見聞 本報記者 代 玲

  • 發佈時間:2015-05-07 06:21:5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玲

  5月6日14時30分,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受災群眾安置點內,頂頂帳篷上鮮艷的五星紅旗隨風招展。

  馬路邊的一處水龍頭前,樟木村的曲珍正在細心地洗著拖布。“帳篷裏舖上了地板膠,這幾天踩得有點臟了,要拖一拖。”曲珍邊洗邊説。放眼望去,附近的水龍頭處也有人在洗衣服、洗臉。

  尼泊爾“4·25”地震已經過去11天了,全員撤離的近6000名樟木鎮受災群眾已經在日喀則市的兩處安置點安頓下來。安置點雖然設立僅僅一週,但已頗具規模,一條由帳篷組成的臨時街道裏,超市、醫院、郵局、銀行、通訊服務點等應有盡有。各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可以滿足受災群眾的各種生活要求。

  沿著帳篷區內用紅色地磚鋪出來的小路,記者隨機進入一頂帳篷。

  “來,喝杯甜茶。”來自聶拉木縣樟木鎮幫村的達娃次仁看到記者進來,連忙起身招呼。拗不過主人的熱情,喝下半杯甜茶後,記者開始打量達娃次仁臨時的家。3張鋼架床沿著帳篷壁擺放,床前擺著一張當茶几用的桌子,桌子左前方擺放著一台液晶電視。房間雖然簡陋,但被勤勞的主人收拾得乾乾淨淨。

  達娃次仁告訴記者,甜茶是當地百姓最愛喝的飲品之一。出於安全考慮,帳篷內既不能生火,也不能亂接電線,給製作甜茶帶來一定困難。為了保障甜茶供應,日喀則市婦聯在安置點內設立了免費的甜茶供應點,災民提著熱水瓶去就可以灌滿一瓶。

  正聊著,達娃次仁的姨媽朗傑卓瑪回來了。73歲的她在地震中手指骨折,這幾天一直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診治,這不,剛換完藥回來。

  攙扶姨媽坐下,達娃次仁給老人家打開了電視機。早在幾天前,在國家電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的電力搶修隊努力下,安置點內全部通電,廣電部門還為每頂帳篷配備一台電視機,現在他們在家裏就可以收看電視節目。

  “我們在這裡生活,物質上什麼都不缺。”達娃次仁邊看電視邊説。

  告別達娃次仁一家,我們又來到了樟木村群眾幹查家的帳篷。掀開門簾,幹查正在逗自家的“佳美”玩。“佳美”是他們從樟木帶過來的小狗,養了14年,有了很深的感情,幹查家撤離的時候只帶了兩包東西,卻不忘帶上佳美。

  雖然帶的東西少,但當記者問起他是否缺少什麼時,他搖搖頭。

  “政府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物質保障,我們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有病可以就近看,基本上什麼都不缺。”達娃次仁愉快地説。

  幹查的孩子在內地上學,幹查原來很擔心不能按時給孩子寄生活費,沒想到農業銀行及時開設了臨時網點,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從生活的角度看,這裡和樟木家裏差不多。但我們是生意人,還是想早日開張,不能什麼都等靠要,自己也要努力,儘快把店舖開起來。”説起心裏的隱憂,48歲的幹查流露出生意人的幹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