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什麼樣的機構才符合徵信市場的發展趨勢?中小徵信企業面對巨頭如何絕地反擊?

  • 發佈時間:2015-09-08 09: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與企業徵信採取的備案制不同,個人徵信業務需要由央行發放牌照方可運營。然而自今年1月5日,央行發佈通知要求8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後,牌照遲遲未能落地,這反映出央行對個人徵信業務的謹慎態度和對民營企業商業模式的斟酌。

  但是牌照未落地並不影響市場高漲的熱情。百度、京東金融等巨頭蟄伏待機,宜信、拍拍貸、快錢等網際網路金融平也不甘落後,競相爭取獲得第二批個人徵信牌照。“百家爭鳴”背後馬上面臨短兵相接,徵信藍海搶位戰已經開始……

  8家機構不容小覷

  據了解,對於徵信牌照的發放,央行著重考察企業多方面的實力,即制度合規性、流程合理性、資訊系統安全性、法人框架、有價值的信用數據和可行的商業模式。首批獲准的8家機構從30多家申請機構中脫穎而出,這背後自然有它們各自的優勢。

  以“三馬”為代表的商業巨頭拔得頭籌。芝麻信用是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旗下的子品牌。阿里巴巴旗下的數據也僅僅是芝麻信用的一小部分,其數據源覆蓋遠超4億實名用戶。更為突出的是,芝麻信用的數據和技術人員佔其員工總數的2/3,其中還有來自FICO(美國個人消費信用評估公司)的首席科學家。

  騰訊徵信發展勢頭同樣迅猛,其數據來源包括騰訊用戶的基本資訊、基於社交的網際網路行為數據以及其他第三方數據等。龐大的用戶群體及海量的社交資訊,使其在8家中獨樹一幟。

  深圳前海徵信作為平安集團下屬一家全牌照金融企業,60%的數據源為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數據。

  這三家巨頭各佔領一方市場,所擁有的真實身份資訊,涵蓋的消費場景十分廣闊,會變成未來網際網路徵信領域的寶貴經驗。

  除“三馬”外,其餘入列機構亦非等閒之輩。鵬元、中誠信是傳統老牌資信企業。鵬元徵信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商業徵信機構之一,其最早建設的“深圳市個人信用徵信系統”在個人徵信業務上位居全國前列。中誠信徵信隸屬於中國誠信信用管理集團,該集團前身是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設立的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從事信用評級、金融證券諮詢和資訊服務等業務的股份制非銀行金融機構。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黑名單”為業務特色的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長盛希泰先後培育了中聯重科大族鐳射藍色游標等數十家行業領先的上市公司。作為反欺詐徵信的倡導者,其數據多源自於P2P網貸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專門研發的反欺詐雲平臺。

  考拉徵信背後則是第三方支付業界龍頭之一的拉卡拉,拉卡拉擁有十年積累起來的便民、電商、金融及近億級個人用戶和百萬線下商戶日常經營的相關數據。

  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其大股東銀之傑公司是在中國創業板第一家上市的銀行資訊化領域的軟體公司,華道徵信收集的數據主要來源於銀行信貸數據、公安司法數據、運營商數據、公共事業數據、網路痕跡等方面。

  目前,8家個人徵信機構能否最終拿到牌照還留有懸念。有業內人士表示,央行在個人徵信方面也將採取“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做法。

  首批徵信牌照發放還未落地,業內佈局第二批牌照的準備工作已經啟動。徵信牌照的爭奪戰還將持續上演。爭取第二批牌照的徵信企業,不乏巨頭身影。

  BAT三大網際網路巨頭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赫然在列。據悉,另一巨頭百度也已經向央行提交了運營個人徵信業務牌照的申請。百度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楊進曾公開表示,百度新的戰略已從“連接人與資訊”向“連接人與服務”轉變,將探索打造多維度的個人徵信産品。記者電話聯繫百度方面相關負責人,其表示,目前還不方便透露具體的申請資訊。

  除了百度,網際網路電商巨頭京東也公開透露有計劃申請運營個人徵信牌照。

  一位已提交申請的徵信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申請的機構已經超過了30家。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經濟》記者表示,如果所有的企業都願意介入,那對徵信系統的完善來説是好事。

  整合場景數據,凸顯競爭優勢

  市場膨脹的熱情讓各家徵信機構資本加速發力,而暴風前的平靜會伴隨著牌照的正式下放而消失。什麼樣的機構才符合徵信市場的發展趨勢,這才是它們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淩對《經濟》記者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於,企業有什麼,能做什麼,做得怎麼樣。徵信行業是基於大數據的行業,除了資本的硬需求外,豐富全面的數據基礎、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力、專業的大數據處理人才、強大的資訊系統支撐能力,以及徵信産品研發能力等,都是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也對《經濟》表示,首先,各家徵信機構如果在數據源上沒有優勢就等於無米之炊;其次,專業能力是成為合格的專業徵信機構去拓展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新華徵信有限公司負責人也同樣認為,徵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數據庫,簡單來説可視為電子化的文件櫃,它儲存了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媒體、社會組織、消費者等對所有企業依法公開的評價資訊,是覆蓋了全國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標準統一的大數據庫。“短期內,個人徵信行業核心競爭力是數據蒐集能力;中期來看核心競爭力是對信用主體的建模、數據挖掘及風險評級能力;長期來看,核心競爭力則遷移至對産品、服務的創新能力,那推進信用服務産品創新。”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經濟》表示,徵信企業能為使用徵信資訊的客戶帶來有價值的資訊,才具有生存的空間,基於徵信在網際網路市場的空白,依靠消費、借貸等其他綜合網路資訊數據才能得出更加準確、全面的個人信用情況,這是徵信非常有價值的一部分,但前提是取得徵信資源手段的合法性。

  林採宜解釋稱,因為數據源是徵信行業最為重要的基礎,取得數據源的合規性尤為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對此也表示贊同,“徵信要符合國家目前在信用管理方面的相關規定以及監管部門的要求,才可以去提供服務”。

  “一些企業的數據品質不高,在未來會帶來很多糾紛,譬如説因為數據的疏漏,錯誤地改變了一個人在誠信方面的記錄。所以徵信數據能控制信用主體的風險才有意義,如果由於錯誤導致了公民貸款時有不良記錄被拒絕,甚至打官司,就適得其反了”。所以,如何確保數據本身的品質是一大挑戰。

  對於數據真正的使用方而言,打破數據孤島的需求更加迫切。由於各家徵信機構各自為戰,一個客戶可能會在不同徵信機構得到完全不同的信用分。

  融360CEO葉大清對《經濟》表示,目前所有的徵信機構還沒有很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團隊也在建設中,數據不是快餐,它的積累應用和價值體現需要時間,“各家徵信機構的數據是相互補充的關係,沒有可替代性,單靠某一方面的數據就會出現偏頗,只有相互印證才有價值”。

  葉大清表示,在徵信市場處在早期的階段,各家機構想要突出優勢,就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想清楚到底帶給用戶、金融機構哪些價值。

  巨頭並非完美 細分領域仍待佈局

  各家徵信機構已然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巨頭們大刀闊斧、揮舞長矛,但徵信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這是否代表市場先機被搶佔後,其中的逐利空間也隨之縮小?中小徵信機構面對層層絞殺,想要進入徵信市場,應從哪些方面突圍?

  美國花費數十年時間打造了一個全國性的徵信市場,中國徵信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得到了政策部門的支援和關注,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市場逐利空間依然廣闊。

  葉大清對此表示,在市場發育初期,無論是第幾批進場,都為時不晚,後發企業也可能先佔領市場。

  不論是“三馬”還是BAT,對於中小徵信機構來説,都是不可躲避的競爭對手,拍拍貸相關負責人對《經濟》記者表示,對於BAT來説,它們的競爭是全面的,並且涉及全領域。但具體到徵信來説,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哪家機構能夠完整地反應一個人金融和消費行為的數據。“BAT各家各有所長,它們的共同優勢在於擁有龐大的數據量,所以牌照對於它們來説,只是用來佔位的,具體的業務如何去開展,數據如何去運用,都還沒有太明確的想法。”

  在金融數據中,貸後的回款、逾期率是企業的核心關注點,但是這些數據在BAT的徵信數據上反映得不夠明顯。所以未來,中小徵信機構會更注重一個人完整的數據表現。畢竟,看懂、看透一個用戶比僅僅擁有批量用戶更為重要。

  民營巨頭闖入徵信行業無非倚仗其坐擁龐大的“社交數據”、“電商數據”以及其他場景數據,希望利用過去累積的海量數據形成可靠的個人徵信評級系統。但這些數據在金融風控中是否有效還需驗證。

  徵信市場是一個依靠數據密集、智慧密集與技術密集建立起來的特殊服務市場,因而徵信機構也是特殊金融服務性企業,所以該市場的進入、退出,都必須有一定的門檻。“民間徵信機構能否在競爭中獲得生存空間,取決於企業擁有的資金、數據、技術、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對於中小徵信機構而言,如果能夠在某一細分領域做得足夠好,並與已有的徵信體系形成互補,就可能存活並站穩腳跟。”黃志淩表示。

  對此,林採宜認為,徵信是規模效應很強的行業,數據源對市場需求方的滿足程度尤為重要。“中小徵信機構的競爭力,主要看徵信企業的數據對市場需求方是強相關性,還是弱相關性。個人行為的數據裏面,大多數是弱相關性數據,想要依據這些數據做出強大的模型很難。這導致徵信企業的對外説服力不足。”

  由此可見,中小徵信機構與巨頭之間的競爭不是單維的數據競爭,而是基於金融場景以用戶為中心的多維PK。徵信機構實力越強,其邊際成本就越低,按照這樣的趨勢,徵信市場最終會形成幾家鼎立的格局,數據同質性強的企業會被合併、收購。

  當然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將使徵信這張大網拉得更為廣闊。“即便是巨頭,也無法讓徵信延展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中小徵信機構能將數據鏈條的末梢覆蓋得更好,但問題是要確保數據的嚴肅準確。

  既然民營徵信巨頭的發展道路並非堅不可摧,那中小徵信企業想要絕地反擊,就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堅持獨立性的同時,高度專注並聚焦于細分市場,在差異化應用與擴展中與巨頭錯位競爭,並不斷創新徵信模式,努力成為細分領域的領導企業,如此才能與巨頭並肩馳騁藍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