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寧18條內河僅一條水質達標

  • 發佈時間:2015-09-07 07: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張鶯 向志強  責任編輯:羅伯特

  18條城市內河大多是黑臭水體、污水通過300余個直排口進入內河及邕江、城市污水處理廠飽負荷運作……雖經“治水”多年,有著“綠城”“水城”美譽的廣西南寧市卻仍然面臨著這樣尷尬的現實。

  國務院“水十條”提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一場治水攻堅戰已不容回避。痛定思痛,傳統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模式值得反思,而環保升級和改革也為破解難題帶來了新的機遇。

  記者近日在南寧調查了解到,當地正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創新治水理念和模式,大力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變分段治污為全流域治理,變集中式處理為分散式處理,變政府投入為PPP模式等,力爭兩年之內還市民“水清岸綠”,讓“綠城”“水城”實至名歸。

  “黑臭河”成“綠城”傷疤

  “半城綠樹半城樓”的南寧,本是我國西南地區一座美麗潔凈、宜居宜業的城市,然而近年來城市多條內河及城市“母親河”邕江的水質不斷惡化,一條條黑臭河流形成且多年得不到改觀,“黑臭河”像城市傷疤一樣成為市民心中的痛點,“美麗南寧”也因此打了折扣。

  8月以來,南寧高溫酷暑,記者走訪南寧市朝陽溪、大坑口、部分邕江河段等水體,目力所及依然是渾濁的河水、不斷流入江河的排污口,以及市民面對河水嫌惡無奈的眼神。

  8月19日,記者在南寧市交易市場朝陽溪河段走訪發現,河水只有兒童及膝深,呈墨綠色,走近即能聞到令人窒息的腥臭味。由於交易市場附近一帶多有租住於此的農民工,岸邊流動攤販熙熙攘攘,一些無人看管的農民工子女經常下到臟臭的朝陽溪中玩耍。採訪當日,記者看到三個約四五歲的小朋友在水中趟玩,胳膊上都沾滿了淤泥。

  僅走訪了四五百米,記者就看到了兩三個排污口正在源源不斷地向朝陽溪中排放來自岸邊的污水。“這水溝常年都這麼臭。”一名岸邊的小商販説,經常見到排污口流出臟水,岸邊一些人也會隨意向水中投棄垃圾甚至大小便,一般也見不到有人管理。

  在南寧市邕江水面上的淩鐵大橋、英華大橋附近,記者見到了幾個排污口,同樣也是嘩嘩地流個不停,濃黑的污水直排邕江,散發出陣陣惡臭,岸邊隨處可見塑膠袋、飲料瓶等生活垃圾。

  來自南寧市城市內河管理處的數據顯示,目前南寧市城市內河和邕江兩岸共有344個污水直排口,18條內河兩岸共有276個污水直排口,邕江兩岸污水直排口有68個。在276個城市內河污水直排口中,純污水口6個,雨污混合口270個。朝陽溪就有42個直排口。

  目前南寧市18條內河中,僅有1條水質為四類,其餘17條內河水質為劣五類。由於內河水直排邕江,每年5至7月邕江都會迎來水質預警期。各項指標分析發現,南寧內河及邕江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沿河兩岸的點源污染(如各污水管的污水),面源污染(如分散的生活污水、垃圾、工業污水、養殖戶及雨季溢流污水),內源污染(如沉積河道的底泥釋放出重金屬、有毒有機化學物)。

  局部治污失敗喚醒全流域治污新理念

  作為南寧內河污染的典型代表,朝陽溪見證了南寧市多年治污的歷程。1992年,南寧市成立整治朝陽溪管理處,開始啟動朝陽溪等市區內河的整治。2009年6月,南寧提出打造“中國水城”,2011年4月審批通過《南寧市“中國水城”建設規劃(2010—2020)》,提出“把南寧市建設成為綜合型、河湖水網城市,構築‘一江、兩庫、兩渠、六環、十八河、一百湖’的水網體系,實現‘千米見水’、‘兩千米見湖’,河湖水質達到Ⅲ-Ⅳ類,實現城市水系‘水暢、湖清、岸綠、景美’”等一系列目標,計劃于2020年左右實現規劃目標,併為此投入了數百億元資金。

  在這幾次的整治中,朝陽溪都是治理重點,卻始終未見“一池污水變清泉”。一些當地官員和專家認為,治污效果不佳的根源在於理念:分段治理的模式難以從源頭上遏制污水流入,由於水系兩岸截污管道未能與水系環境整治同步實施建設,以及水系尚未完成全流域截污和整治等方面的原因,導致“中間河段即使投入重金治理初見成效,一旦上游污水注入,治理前功盡棄”的情況發生。朝陽溪的“十三中至大坑口”河段就是典型例證。

  南寧市城市內河管理處主任馮步廣表示,生産生活污水直排是內河污染主因,但因為市政污水管網建設滯後等原因,兩岸污水直排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據介紹,目前南寧一些現有排污口管徑偏小,大量老舊小區更是缺乏市政污水管網,已有的小區管網大部分無法與城市主幹道管網接駁,尚存“最後一公里”盲區,導致雨污不分,大量生活污水不隨著污水主管道進入處理廠,而是直接進入雨水管道,最終流入內河及邕江。市政污水管網未成系統貫通,水系兩岸截污管道未能與水系環境整治同步實施建設,一定程度上造成建管脫節。

  另一方面,污水處理能力飽和。當前南寧市有瑯東污水處理廠、江南污水處理廠兩個主要的處理廠,每天的處理能力總和為84萬立方米,已經是飽和運作。正在試運作的兩個污水處理廠均位於離中心城區較遠的位置,收集進場污水有限,且成本高昂。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寧市也在不斷強化污水管網建設力度,實施了截污治污三年行動計劃,但受限于資金、徵地拆遷等難題,建設進度並不如人意。

  以PPP模式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今年3月,廣西首個流域治理PPP項目,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示範項目——南寧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項目正式啟動。這一項目引入北排集團作為社會投資人與政府方成立項目公司、合作10年。

  南寧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啟誠表示,這一項目是在內河整治方面的一次模式創新。“除污水處理外,還要按要求保障河道水量、水質等達到標準,結合海綿城市要求開展水流域綜合治理”。如,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建設一系列生態“海綿體”,注重通過修復生態來蓄水、凈水等。

  變污水集中處理為就地分散處理、推廣PPP模式破解融資難題、變“工程治水”為“生態治水”——上述項目或將成為下一步南寧內河整治的樣本。

  “如果每條內河的主要排污口都有一個中小型的處理項目,可以在截污後就地處理,能夠有效保障河道水質水量”,馮步廣説,這樣也可以避免將水調運至較遠的處理廠,減少運輸成本及阻礙,同時減輕以往的“調運後補水”成本,依靠分散處理降低治水的重復建設、成本浪費。

  與此同時,南寧有關部門將於2015年8月31日至2017年6月30日為時間範圍,全面實施污水直排口整治。主要是加快市政污水管網和內河截污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執法和監管力度,對偷排、亂排的單位和個人加大經濟處罰;建委、農業、環保等部門要加強對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作的指導,對工業污水、農業污水、生活污水等各類直排口的整治進行分類指導等。

  根據《南寧市截污治污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南寧有關部門將致力於打通斷頭管,即接通接往各污水處理廠的主要污水幹線;開展地下排水(雨水、污水)管網普查;建立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工作的聯動機制,從根本上在地面以下為城市鋪就一套“有良心的”水利管網。

  今年3月,南寧市成為首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目前,南寧市已安排總投資近百億元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工程措施,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具有良好“彈性”,這也將為南寧內河整治模式帶來全新轉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