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京曉莊學院:弘揚抗戰精神 促進學生成才

  • 發佈時間:2015-09-07 01:30: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8月12日下午,在南京苜蓿園幹休所展學義老將軍家裏,展學義和老伴帶領著南京曉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大學生,情緒激昂的高歌《松花江上》,字字鏗鏹有力,展老夫婦眼角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聽抗戰故事,唱抗戰老歌,看抗戰遺址,拍攝抗戰老兵微視頻……今年暑期,南京曉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尋訪抗戰老兵,留存歷史記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用自己的筆和鏡頭,一起去追尋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學習不朽的革命精神。

  南京曉莊學院黨委副書記華春説:“學校利用南京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學生中廣泛開展黨史、地方史、校史教育活動,通過踏尋紅色足跡,接受紅色精神熏陶,激發愛黨愛國情懷。”

  馬克思主義學院10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南京市玄武區苜蓿園幹休所、浦口區幹休所、江寧區秣陵鎮榮平康樂老年中心,看望慰問了展學義、張攻、滕希文、李劍鋒等20位抗戰老兵。大學生圍坐在抗戰老兵身邊,聽他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抗戰故事。他們把記錄老兵的口述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對尋訪到的每位老兵的資料都進行了文書、拍照、視頻保存。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南京後,對南京城進行了為期六周的大屠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記錄著一幕幕慘絕人寰的照片和真實史料,深深震撼了南京曉莊學院大學生的心靈。為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讓中外參觀者真正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的真相,南京曉莊學院于1994年組建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志願講解服務隊”。

  自1994年起,南京曉莊學院每年都有20多名青年志願者利用節假日到紀念館為來自各地的參觀者進行義務講解。志願講解員們在服務的廣場上來來回回走了無數遍,用他們的話來説,這裡的每一個石子、每一株草木都是親切的。在講解隊員新老交替時,老講解員帶著新成員一遍又一遍地在紀念館前廣場試講,從語音語調到站姿、手勢和行進速度,與新志願者們傳授經驗,分享心得,直到不捨地脫下講解服,把它們交給自己的學弟學妹們。每天重復十余遍講解詞,志願者們往返于廣場與展館之間,工作是機械乏味的,但是手中的擴音器就是志願服務接力棒,在南京曉莊學院學生中一屆傳過一屆,追求不曾改變,腳步不曾停止。

  20年多來,該校已有400多名青年志願者加入到志願講解工作的行列,累計講解時間為四萬八千六百多小時,累計講解對象達一百六十二萬多人次,參加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重大悼念活動一百五十多次,參與江東門紀念館的外事接待工作近百次。

  南京曉莊學院資訊工程學院2012級數學精算班的朱潔文,在剛入學時學校就組織瞻仰南京航空烈士紀念館。為了了解南京有多少處烈士紀念地,朱潔文和同學們用了20多天,通過各大網路搜索引擎、中共南京市委網公佈的南京市革命遺址簡介、各區街道的網站及南京黨史、地方史志等收集資料。他們發現,部分烈士紀念地只有名稱和圖片,缺乏詳細的地址資訊,有些烈士紀念墓地處郊區,沒有明確的指示路標,有些烈士墓地保護的不好。

  為了讓南京有一個電子烈士紀念地圖,朱潔文和20多名同學們歷時半年,在南京市地方誌辦公室和學院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多次徒步跋涉,實地尋找到遍佈南京各地的抗日烈士紀念地49處,填補了此前普查的多處空白,並聯合江蘇省基礎地理資訊中心,用最新的技術,精確地完成了首個標準化南京抗日烈士紀念地地圖,日前這幅地圖的電子版在國家地理資訊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江蘇”版塊上線。

  “我們把社會實踐活動與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與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堅定理想信念結合起來。”南京曉莊學院黨委書記王國聘教授告訴記者,“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砥勵前行。通過弘揚抗戰精神,不僅在於了解歷史,慰藉老兵,更能激發學生的淩雲壯志並將之轉化為愛國報國的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