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加坡啟動後李光耀時代大選

  • 發佈時間:2015-09-03 11:2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加坡啟動“後李光耀時代”大選,自國家獨立以來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首次面臨空前挑戰

  新加坡議會選舉9月1日結束候選人提名登記,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在所有89個議席都面臨反對黨或獨立候選人競爭。這是新加坡獨立半個世紀來頭一回。這場大選在新加坡獨立五十週年喜慶氛圍中舉行,因新加坡人在“後李光耀時代”會如何選擇而受到密切關注。

  總共有181名候選人登記參選,來自人民行動黨和8個在野黨,還有無黨籍候選人。其中70人為第一次參選。年齡最大的候選人是來自人民行動黨的前總理吳作棟,現年74歲;年齡最小的候選人是無黨籍的韓慧慧,23歲。投票定於11日舉行,拉票活動1日正式開始,將在投票前兩天、即9日結束。

  上屆選舉即2011年時,反對黨在其他選區都派出候選人,唯獨丹戎巴葛選區例外,因為這個選區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是建國總理、“國父”李光耀的地盤,人民行動黨在這裡總是不戰而勝。李光耀今年3月去世,享年91歲。

  在阿裕尼選區,最大反對黨工人黨的候選人畢丹星呼籲支援者幫助反對黨增加在議會的席位,避免重現人民行動黨控制整個議會的局面。2011年,工人黨在這裡首次擊敗時任外交部長楊榮文領銜的人民行動黨候選人,拿下5個議席,震驚新加坡內外。楊榮文隨後宣佈淡出政壇。

  此次選舉,選民主要出生於1965年以後,年輕人更多。這可能有利於反對黨發動那些傾向於求變的年輕人。25歲的大學生加布裏埃爾告訴共同社記者,他打算投票給反對黨,他希望改變,對執政黨形成制衡。

  不過,此次選舉,工人黨只派出28名候選人。法新社分析,由於其他在野黨組織弱、資金少,在野黨難以對人民行動黨構成強有力的挑戰,預計執政黨仍將贏得絕大部分議席。

  移民問題受選民關注

  人民行動黨自新加坡獨立以來一直執政,從沒輸過選舉。不過,在上屆選舉中,人民行動黨的實際得票率從66.6%下降至60.1%,創獨立以來新低;在當時的87個議席中丟掉6席,反對黨因此大受鼓舞。

  這次選舉,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領銜的執政黨候選人集體將在丹戎巴葛選區首次面臨國人為先黨候選人團隊的挑戰,力圖捍衛這座人民行動黨的“堡壘”。

  總理李顯龍在宏茂橋選區率領其他5名執政黨候選人,接受革新黨候選人挑戰,其中包括34歲的部落格作者鄞義林。後者先前因發表部落格文章批評政府管理養老基金的方式,被李顯龍以誹謗罪告上法庭,輸了官司。李顯龍1日在設在一所學校的提名站提交候選人登記表後,告訴支援者:“請在選舉中投我們一票。這關乎大家的未來。認真地把票投給人民行動黨,確保我們能夠與大家,為了大家,為了新加坡一起努力。”

  談及選戰形勢,李顯龍告訴媒體記者,他“期待”迎接這場戰鬥。在李顯龍登記候選人的萊佛士書院提名站,54歲的家庭主婦希達婭·馬哈扎姆説,她來現場是為了顯示對李顯龍的支援,因為“他是善良的好領導人,我希望表示支援他繼續當總理”。

  與上屆選舉相似,移民和生活成本上漲依舊是選民關心的議題。外國勞工和移民的涌入,使新加坡常住人口從2004年的417萬增加至去年547萬,其中246萬人是有投票資格的選民。48歲的保安西蒙·葉説,他主要不滿意外國移民越來越多。“現在不管你去那裏,都會看到外國人……政府還想讓多少外國人進來?”

  一些新加坡人抱怨,外來人口與本地人競爭就業崗位和大學入學名額,令住房成本上漲,另外,公共服務沒見多大改善,交通依舊擁堵。這些不滿在2011年選舉中就有所體現。新加坡政府此後放緩了吸納移民的步伐。胡若愚 (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