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小做精做高端 微型鞋服工廠異軍突起

  • 發佈時間:2015-09-02 05:31:5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熱點

  人民幣匯率行情近期牽動國人心弦,然而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對一些從事外貿行業的企業人士來説,並不再是一個值得熱議的話題。一家在東莞從事製鞋工廠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對於採用浮動匯率報價機制的外貿企業來説,短期的匯率波動已不足以作為出口行情好壞的衡量標準。東莞外貿企業,尤其是以鞋服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依舊在寒冬中艱難求生。

  近年來,受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以及西方國家製造業回流等衝擊,東莞鞋服出口訂單正被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分食。對於勞動密集型的鞋服企業,不再是以往動輒上萬人的大型工廠,而是縮減規模,或轉型做貿易公司。

  危中有機,眾多小而美的微型代工廠從關停轉移的大型代工廠分流而出,運用網際網路手段異軍突起。

  鞋服代工廠訂單被蠶食

  據海關總署最新公佈的數據,2015年1—5月,中國鞋類出口176萬噸,同比下降4.7%,出口金額為207.16億美元,同比微增長0.7%。相比製鞋,服裝行業的出口數據相對好看,單單以東莞地區的數據來看,今年1—4月,東莞出口服裝及衣著配件總額為8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呈現回暖趨勢,但是出口競爭加劇。

  “普通的來料加工已經沒有生存空間。”東莞泰峰製衣的負責人李先生説,工廠生存環境越來越嚴苛,各項支出成本都在增加。好在歐美經濟向好,從今年起訂單有了起色,但是客戶還不斷壓單價,因為來自越南、印尼、墨西哥等地的代工廠,正在不斷與東莞企業爭搶國際訂單。“其實現在利潤很薄,客人不加價,在東莞生産的成本越來越高,代工廠的生産空間會越來越小。”

  同樣是勞動密集型的寶鼎鞋廠,從表面看起來,與以往沒什麼不同,工廠的生産線也在正常運轉。但是寶鼎鞋廠的副總經理王仁國卻説,從2008年至今,東莞鞋業形勢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年開始,大多數企業正歷經著生存困難,特別是今年5—7月份。

  “今年大部分鞋廠要麼就是保本,要麼就是虧錢。”王仁國説,大部分鞋廠都處在這樣一種狀況,2008年以前,一雙出口價為6美元的鞋子,大約可以賺2.5美元,後來只能賺1美元,現在由於成本上漲又逢製鞋淡季,一雙鞋子只賺幾毛美金。而有些虧損的訂單,都是通過總數攤平方式來運作。

  東莞知名的製鞋行業資深人士——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國權也間接證實了這一情況。王國權從1985年就與鞋業打交道,後來轉型從事製鞋智慧裝備的研發。王國權説,愛瑪的核心産品“數控鞋楦機”90%都是銷售到國外市場,國內只有少數企業採用高端的智慧製鞋生産技術,這也可以預見中國製鞋企業的艱難境地。“對傳統製鞋企業來説,量是很難往上增長了,只有那些注重設計的企業利潤還保持得不錯。”

  外貿及採購功能更突出

  記者了解到,東莞除了此前玖鑫、興鴻等比較大的鞋廠倒閉,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至少兩間較大鞋廠搬遷到東南亞。

  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相對比較便宜,特別是這些國家的關稅較低,甚至有些國家如孟加拉、柬埔寨還實行零關稅政策,就這一點,已使東莞在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爭搶國外市場時不免處於劣勢。

  以服裝為例,根據權威報道,2015年前兩個月,越南紡織服裝出口金額達到34億美元,增長15.8%,創歷史最高值;3月,越南對歐盟出口成衣紡織品增長7.5%。相比東莞鞋服的微增長,可以看出,東莞鞋服出口面臨來自於東南亞等國家的激烈競爭。

  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東莞儘管有不少大型製鞋廠搬遷,但主要還是低端訂單被分流走。東莞在設計、工藝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國際採購商、原材料以及高端製鞋人才也依然匯聚在東莞。

  今年6月,全球最大網上賣鞋B2C網站Zappos進駐東莞天安數位城,Zappos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謝傳剛表示,Zappos在東莞的駐地是除了美國拉斯維加斯總部以外的唯一一個海外總部,Zappos進駐東莞後,將與東莞製鞋業展開定制化生産、品牌服務等深度合作。據了解,Zappos與東莞700多家製鞋工廠以及外貿公司進行了合作,囊括1500個知名以及小眾鞋品牌。

  “東莞的鞋廠少了,但貿易公司多了起來。”Zappos一位市場部負責人表示,一些製鞋工廠雖然有訂單,但是生産成本高,由於面臨招工難,只能慢慢把工廠邊緣化,做貿易接單然後把訂單外發。

  虎門一家布料、皮料商鄭先生表示,今年虎門的布料輔料,以及厚街皮料等材料市場呈現貿易化和採購化轉型。“客戶喜歡來虎門厚街的貿易公司看樣品再下單,再由外地工廠進行生産。由於東莞鞋服製造市場成熟度高,企業更願意把採購和研發留在東莞,圍繞這些鞋服崛起的貿易公司估計萬家以上。”鄭先生説。

  “小而美”微型工廠高效精細取勝

  由於外發的訂單要兼顧品質監測問題,一些鞋服人士還是選擇收縮規模,大廠變小廠,許多鞋服工廠從原來幾千甚至幾萬人的工廠,逐年收縮到幾百人的規模,甚至幾十人的規模。

  “鞋業空心化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我們不要用駭人聽聞的角度看待。”王國權説,很多製鞋廠,被迫搬遷國外或國內的湖南、江西地區,是多種原因造成。但是對於東莞來説,以前是因為鞋廠規模大管理先進文明,而現在只是把工序分散,由月亮變為很多星星。這些星星,很多就是以前從事本行業的人在操作或創業。可以説,鞋業變成很多外包工序的協同發展,鞋業在東莞或者其他地區以另一種方式興旺起來。

  這些小型的鞋服加工廠,可以更加靈活的姿態不斷求變、嘗試。一些小型加工廠選擇淘寶和微商。來自江西的李瑤曾是厚街一家大型鞋廠的産品副經理,2014年春節回來,李瑤就在厚街河田的皮料市場組建自己17人團隊的微型代工廠,自行設計繪製一些款式發給客戶。

  憑藉做産品經理的資源,一些小批量的訂單,5天左右就可出貨。“以往做大批的外貿訂單,從接單到出貨至少需要一個半月,收到貨款都是三四個月後,現在整個流程明顯壓縮,利潤率可以由原先的3%提高到目前的15%以上。”

  而在泰峰製衣廠的李先生也縮減了原先工廠的規模,在這個目前只有21個人的服裝工廠,一款服裝的訂單報價,從布料、製版、加工等環節,一步步核算,以前至少要3天,現在24小時就能報出價格甚至拿出樣板。

  “未來的東莞鞋服不求大,可以做小做精,甚至還有高端的私人定制,研發採購留在東莞,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那麼走過艱難時期,未來東莞鞋服留下的將是精益化生産的高端精品。”一位從事鞋服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