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數據重寫豬馴化史
- 發佈時間:2015-09-02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線上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通過遺傳數據分析提供了關於豬是如何被馴化的新見解。這項研究顯示,在動物馴化研究中曾使用的最主要的假設之一,與現代野豬和家豬的遺傳數據出現了嚴重矛盾。
在幾千年前,人類馴化了野生的動物用於農業,這是人們在生産生活實踐當中出現的一種文明進步行為,一般需要漫長的過程。長期以來科學家的假設是,所謂馴化需要永久性地把一個小種群從野生種群中隔離出來。
將野豬馴化成家豬也理應如此。但此次,牛津大學勞倫特·弗蘭茨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了超過600隻來自歐洲、亞洲的家豬和野豬的遺傳數據。這些資訊顯示,歐洲的家豬是從小亞細亞的家豬起源的,這並不令人意外,但是歐洲的家豬也和歐洲的野豬共用很大一部分DNA。
研究人員測試了好幾個演化模型,發現這些數據的最合理解釋是:在歷史上,家豬一直在和野豬雜交。所以,歐洲的家豬品種中混雜了許多野豬種群的遺傳資訊,包括一些可能已經滅絕的野豬種群。亞洲的家豬品種的遺傳數據也表現為一個類似的馴化模式,但目前階段的分析結果還並不能完全確定。研究人員推測,人們不斷選擇在農業上比較重要的性狀,抵消了這種雜交的負面效果,從而讓馴化得以繼續下去。
研究相關論文8月31日公開發表在英國《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