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錢塘江大橋:78歲的前世今生

  • 發佈時間:2015-08-31 01:31:0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錢江壯麗,萬古奔流。踏上杭州月輪山之六和塔北眺,在浩瀚的錢塘江面上,一條鋼鐵大橋宛如長龍橫臥。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這座大橋從抗日戰爭的硝煙中鏗鏘走來,今年已達78歲“高齡”。記者近日走進錢塘江大橋,一探這位“老人”的前世今生。

  中國首座公鐵兩用大橋 粉碎國人不能建鐵橋之妄言

  錢塘江自古就是一條凶險之江,水文地質條件極為複雜,高達數米的錢塘江大潮更是令人生畏。錢塘江江底的流沙厚達三四十米,變遷莫測,素有“錢塘江無底”之説。因此,民間有“錢塘江上架橋——辦不到”的諺語。

  二十世紀30年代,杭(杭州)江(江山)鐵路已經修到錢塘江南岸的蕭山,滬杭鐵路也早已通車,但因一江之隔,浙江被分為南北兩半,公鐵兩路無法貫通。兩岸客貨過江全依賴輪渡銜接,遠不能滿足運輸需求。時任浙江省建設廳廳長兼浙贛鐵路理事會理事長的曾養甫提出在錢塘江上造座橋。

  1934年,茅以升應邀擔起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的重任,與工程技術人員羅英等設計了6套方案,並最終選定了令後人驚嘆的公鐵雙層聯合橋設計方案,不僅外形美觀,橋基穩固,而且投資只需510萬銀元(後追加30萬)。

  1935年4月,大橋正式動工興建。茅以升與羅英等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橋工群策群力,創造性地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運法”等一系列新技術,解決了建橋中的幾十個難題。

  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建成通車。大橋鋼梁材質除風撐及公路承載部分外,均為鉻銅合金鋼製造,用鉚釘連接,全橋鋼梁總噸4967.9噸。大橋正橋16孔,跨距66米;橋下距水面有10余米空間,可以暢通輪船。

  錢塘江大橋的建成,粉碎了非洋人不能建造鐵橋的神話,成為中國橋梁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

   建成通車後超載服役 78年運營功勳卓著

  錢塘江大橋的建成通車,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傑出貢獻。

  1937年,侵華日軍在南京利用長江天塹,切斷了中國軍隊和老百姓的退路,來不及逃走的百姓慘遭殺戮。幾百公里之外的杭州,也面臨日軍的屠城之災。在這危急關頭,剛剛開通的錢塘江大橋給無路可逃的絕望人們帶來了希望。

  據當時的鐵路局估計,大橋通車僅三個月,就搶運了大批軍需、民用物資,有300多臺機車和超過2000節客貨車通過大橋,靠大橋逃避戰火的難民不計其數。

  1937年12月23日,日寇逼近杭州。茅以升接到密令:炸橋。下午5時許,隨著一聲巨響,錢塘江大橋被我方自行炸毀。錢塘江大橋歷經925天緊張施工才建成,卻在通車的第89天毀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大橋被炸毀有效滯緩了日軍侵略的步伐,不僅換來了生命的拯救,更為中華民族的抗戰史書寫了重要的一頁。

  錢塘江大橋碑文如實記錄了這段悲壯的史實:“然戰役中軍旅轉運,人民疏散,及公私物資之搶救,胥以斯橋為孔道,所以保全國家實力者至大。雖甫成而遽毀,其效已大見於當世……”

  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大橋對促進華東地區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大橋每天通行機動車輛達3000多輛,1983年劇增至7000多輛,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大橋最高日均通行汽車近3萬輛、火車約140列。

  “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經電氣化改造的錢塘江大橋開行動車組,時速提高到160公里,40噸、甚至60噸重的汽車也在橋上跑。當年的建橋人真把修橋當成百年基業來做,他們的家國情懷讓人由衷敬佩。”杭州工務段副段長、總工程師劉芳感慨地説。

  截至8月20日,錢塘江大橋鐵路運輸實現安全生産22930天,持續62年安全無事故。

  科學養護精心維修 老橋愈發煥新顏

  錢塘江大橋建成後身歷浩劫被炸多次,在抗戰期內遭受破壞者有5、6、9、13、14等五墩。當時日本人修理本橋僅為維持兩岸交通,並未徹底使其復原,有的橋墩病害仍舊,有的桿件彎曲歪扭。

  杭州解放後,錢塘江大橋回到了人民的懷抱。經人民解放軍和鐵路職工搶修,錢塘江大橋公路、鐵路分別於1949年5月5日和6日通車。

  1949年9月,大橋由上海鐵路管理局接管,1954年3月由杭州工務段負責日常養護維修。

  “每天,我們都要對鋼軌、枕木、螺釘和橋上的關鍵部位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每月檢查一遍大橋支座、鋼結構、橋面狀況,並對發現的問題安排保養整治;每季對螺栓、護木、橋枕等保養一遍,保證狀態良好;2至3年對大橋維修一遍,消滅大橋病害。”錢塘江大橋橋梁車間主任姜明華説。

  多年來,大橋人通過反覆的探索、實踐,形成了一套科學的鋼梁橋養護經驗,在我國鋼梁橋養護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同時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鐵路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2002年,錢塘江大橋入選《中國檔案遺産工程》名錄。2006年,錢塘江大橋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彩虹懸于江上,挹南北人傑,攬兩岸錦繡,人間天堂,勝景更臻。功垂韆鞦,福延後人。”今天,作為杭州“塔橋景觀”之一的錢塘江大橋,愈加煥發出深厚迷人的文化魅力,已然成為錢塘江上最美的景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