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游泳池安全狀況調查:健康把關靠“目測”
- 發佈時間:2015-08-30 18:51: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部分城市游泳池安全狀況調查:健康把關靠“目測”
換水消毒“偷工減料” 健康把關靠“目測”——部分城市游泳池安全狀況調查
每到暑期,很多游泳場館就進入客流高峰期。但是,一些地方游泳池水質引發游泳者身體不適甚至中毒,能否“安心一遊”成為民眾關心的問題。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余氯含量超標是多數游泳池安全事件的“殺手”,換水消毒“偷工減料”、健康“把關”形同虛設等是游泳池管理中常見的安全漏洞。
有城市泳池水質合格率不到兩成,余氯不達標是主要問題
對游泳場所的衛生監測主要包括pH值、渾濁度、游離性余氯、大腸菌群、尿素、細菌總數等6項。按標準,余氯濃度為0.3-0.5毫克/升,尿素含量低於3.5毫升/升,細菌總數小于1000個/升。
近期,多地衛生部門對游泳場所進行了檢測。廣州市衛生部門7月24日發佈的2015年廣州市游泳場所水質檢測結果顯示,全市412間游泳場中,有21間不合格%。武漢市7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市136家游泳池中有9家不合格。貴州省衛生廳衛生監督局官網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抽檢中,貴陽市24家室內游泳館中完全合格的有4家,合格率僅為17%。
從各地公佈的數據看,余氯超標或偏低是最主要的問題。如貴陽市泳池水質余氯含量不達標佔比近8成。
“游離性余氯過低,就達不到效果;游離性余氯過高,則會有刺鼻的異味並且刺激皮膚、粘膜,誘發哮喘等疾病,同時還會産生三氯甲烷,增加潛在致病風險。”廣鐵集團疾控中心公共衛生檢測部部長王方説。
去年,天津被爆出有市民到健身會所游泳後中毒住院,事後游泳池檢測出余氯超標。武漢市漢口一家游泳館20多名泳客出現胸悶、嘔吐等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治療,衛生部門抽樣檢測發現泳池余氯含量是國家標準的2倍。
尿素含量是另一項容易不達標的指標。7月份公佈的數據顯示,武漢市9家不合格的游泳池中,有7家尿素超標。武漢市衛生監督所負責人説,泳客排汗以及一些小孩在水中小便是泳池尿素的主要來源,一旦人流量大而游泳池換水不及時,尿素就容易超標。
“當尿素含量過高時,尿素中的氨會與含氯消毒劑形成氯胺類物質,刺激皮膚、眼角膜、腐蝕頭皮等。”王方説。
細菌總數超標也是檢測發現的常見問題。北京市石景山衛生監督所檢測發現,首鋼籃球中心游泳館等3家細菌總數超標的游泳池中,超標嚴重的樣本細菌總數接近國家標準的3倍。細菌超標嚴重會引起皮膚病、中耳炎等疾病。
消毒換水“偷工減料”,游泳者是否有傳染病全靠目測
按照《游泳場所衛生規範》等相關規定,游泳池必須每天更換新水,而更換的比例通常在5%至10%。但有游泳池經營者對記者透露,一些泳池每週更換整池水的比例不超過1%,能一個季度換一次水的游泳池已經算不錯的。
游泳池用水屬於商業用水,水價較高。據記者調查,不少營業性質的游泳池換水頻率很低,游泳池水多數靠迴圈過濾補充新水。
杭州的錢先生從事多年游泳館經營生意,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杭州市商業用水定價標準,一噸水包括排污費在內價格超過4元,一個1000立方米的泳池,換一次水費用超過4000元。如果每週更換一次,一個月水費就接近2萬元。
記者調查了解到,現在不少游泳池採取溢流式迴圈過濾,其原理是將泳池溢出來的水收集到水箱中,再用迴圈泵把水抽到沙缸裏進行過濾之後重新放回游泳池。雖然毛髮等雜質會被過濾掉,但細菌含量等無法降低,而尿素必須換新水才能降低含量。為了省錢,有些游泳池甚至不開或只在夜間開啟迴圈系統。
武漢一家游泳場館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期不換水、迴圈系統不開,為保持水體清澈,一些游泳館就大量、反覆使用聚合氯化鋁沉澱劑,吸附水中懸浮物。肉眼看上去清澈透明,實際上水體富含大量鋁離子,會對人體尤其是眼睛帶來損害。
一些游泳場館在消毒上也存在“偷工減料”行為。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説,一個1000立方米的游泳池使用的消毒劑、沉澱劑等各種消毒物料,一個月的費用要1萬元左右。市場上各類消毒劑品質和價格參差不齊,為省錢,一些經營者就選用廉價消毒劑,消毒效果難以確保。
記者在廣州、杭州、武漢等多地游泳館發現,絕大多數游泳場所在門口顯眼處貼有“嚴禁體癬等皮膚病、紅眼病患者入館游泳”等提示,但大多數“健康把關”形同虛設。在杭州定安路一家游泳館,入口處張貼著入館請出示健康證等相關要求,記者買了一張門票進入,檢票時工作人員甚至連看都沒看一眼就直接放行。
武漢一家游泳館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要保證每天接納量,健康證的要求很少提,“游泳者是否患有沙眼、傳染病,主要靠工作人員目測以及泳客自覺”。
按照管理規範,進游泳池之前必須先經過消毒池消毒,但記者在廣州發現,有一些游泳館管理執行較好,有一些游泳館是否先洗澡、過消毒池消毒全靠游泳者自覺,消毒池基本成為擺設。
日常監管仍有缺陷,檢測結果應每日公示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王方説,“現在很少有地方能做到,也缺少監管,更談不上懲處了。”
錢先生透露,衛生監督所一般在暑期游泳高峰會來游泳池採水樣,檢測氯、細菌等含量是否超標,但日常檢查比較少,一些小區裏的游泳池甚至根本沒有相關部門去檢查衛生。
據了解,目前全國僅有部分城市每年向社會公佈對游泳池進行抽檢的結果。
記者採訪衛生監督管理人員了解到,目前游泳池6大指標中余氯含量、PH值、渾濁度等指標都可以由游泳場所自己完成檢測,且檢測成本不高,進行公示具備可操作性。可以對這些指標每日檢測公示,並對游泳場所實行自檢和監管部門抽檢結合的管理制度。
武漢泳星泳池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葉琦説,對普通市民而言,判斷一個泳池水質是否過關,簡單可使用聞、望、觸三法來判別:聞,是看泳池水是否略帶消毒刺激性氣味,余氯刺激氣味過高或過低都表明水質不過關;望,是在池邊觀察水體是否存在白、綠、藍等異常顏色,佩戴泳鏡在水下觀察,正常水體水中雜質較少,能看到10米左右;觸,是看遊完之後,若皮膚起紅點、頭髮打結、眼角刺痛,説明水質不達標。
游泳場所現場衛生管理也應當加強。專家認為,文明也是管理出來的,游泳前洗澡、過消毒池消毒等都需要游泳場館現場管理人員長期嚴格執行規定才能慢慢培養出“文明自覺”來。(記者吳濤、魏董華、李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