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擔憂過度
- 發佈時間:2015-08-30 10:26:0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訪: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擔憂過度
——訪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迪
新華網華盛頓8月28日電(記者高攀 祁星)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並沒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有些過度。
過去幾週,西方一些媒體對中國經濟不斷發出擔憂的聲音,它們將中國經濟數據欠佳、貨幣貶值、股市下跌等短期經濟波動現象選擇性地拼湊到一起,描繪出一幅令投資者悲觀和焦慮的畫面。對此,拉迪指出,這些悲觀論調缺乏足夠的論據支撐,當前中國經濟仍然接近上半年7%的增速,從他對中國經濟的長期跟蹤研究來看,並沒有明顯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大幅放緩。
拉迪表示,部分市場分析人士和西方一些媒體對中國經濟政策和現象存在不少誤解,導致投資者對中國前景擔憂有些過度。他説,一些市場人士錯誤地將8月11日中國央行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的舉措理解為中國意圖通過貨幣貶值支援經濟增長,從而妄斷中國經濟放緩程度比人們預想的更大,並預計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這種悲觀預期導致大宗商品遭到拋售,並波及全球資本市場。
拉迪認為,中國央行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的舉措,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建議,讓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因為更加市場化的匯率機制將是IMF批准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IMF已對此項新舉措表示歡迎。
拉迪説,如果中國政府希望通過貨幣貶值來促進出口和提振經濟增長,那麼一年前就該這樣做了,去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形勢已比較嚴峻;另外,要促進出口需要更大幅度貶值,而目前人民幣匯率僅貶值3%左右,不會對中國出口增長産生實質性影響。因此,中國政府利用貨幣貶值支援出口和經濟增長的邏輯並不成立。
拉迪認為,最近人民幣匯率格外受市場關注,是因為長期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非常低,投資者已習慣非常穩定的人民幣匯率,中國央行最新調整匯率形成機制的舉措令投資者預期發生了變化,産生了一些市場不確定性;但與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匯率貶值3%的波動幅度其實非常小。
拉迪表示,一些美國政客總習慣於批評人民幣匯率政策。不過,由於目前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非常小,僅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批評人民幣匯率政策並不具有説服力。因此,他預計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不大會對中美經貿關係産生影響。
拉迪還表示,研究中國經濟需要把握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趨勢。他指出,一些分析人士仍然試圖通過關注工業表現來判斷中國經濟走勢,但工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已大不如前。過去三年,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他解釋説,如今中國家庭在娛樂、旅行、醫療、教育和其他服務業方面的支出正日益增多,推動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基於此,他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列為觀察中國經濟走勢的可靠指標之一。
鋻於長期以來中國股市走勢與實體經濟表現關聯不大,拉迪預計自6月以來的股市回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小。他認為,股市回調也不大會影響中國的金融改革進程。他説,中國決策層對於金融改革的時間表、路徑和次序有著清晰的認識,一直按既定路線循序漸進穩步推動。
對於中國央行近期放開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拉迪認為這標誌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他預計,一段時間之後,央行將逐步放開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最終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
拉迪認為,隨著中國繼續推進經濟改革,至少未來三至五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速仍可達7%左右。他説,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主要來自勞動生産率的提高,特別是國有企業。如果在國有企業主導的行業引入競爭機制,將有利於大幅提高國有企業運作效率和資産回報率,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他測算,如果國有企業資産回報率增加1個百分點,將會提升中國經濟增速1.5個百分點。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總部設在華盛頓,是無黨派的非營利組織,也是研究經濟議題的知名智庫,對美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較有影響力。拉迪于2003年加入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