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區劃調整傳言被澄清媒體:莫讓雜音誤導樓市

  • 發佈時間:2015-08-30 08:5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旺旺 葉鋒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上海區劃調整傳言被澄清 媒體:莫讓雜音誤導樓市

  近日,一則“最快今年10月份,上海某區即將併入某區”的傳言經一些房産公眾號傳播,在微信朋友圈和網路上瘋傳。靜安區新聞辦否認了此消息的真實性,稱“目前沒有接到這方面的安排,純屬謠言。”微信也對相關謠言進行了刪除處理。

  借機利好謠言炒作樓市,製造漲價預期,影響購房者行為,這不是個案。專家建議,針對網路和社會上的傳言,政府應立即回應澄清,穩定房地産市場預期;對那些惡意散佈謠言並利用謠言哄抬房價者,則應對其進行嚴厲處罰。

  房産公眾號傳言不斷

  “330”新政實施以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樓市成交迅速回暖,房價快速反彈。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央行再次“雙降”後,一線城市房價未來繼續上漲的預期已經形成。對此,不少開發商和仲介機構是各打算盤,購房者群體對房價波動異常敏感。

  一線城市的樓市頻頻曝出“一夜提價數十萬”“千人排隊購房”“恐慌性購房”“日光碟再現”等消息。這些消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但“漲價”“日光碟”等字眼深深刺激著購房者的神經。

  記者通過梳理髮現,與樓市相關的謠言主要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間接相關,但為樓市帶來所謂利好。行政區劃調整的傳言就是典型案例。記者發現,早在今年6月份,網上就流傳“上海某兩區合併”,有房産公眾號還發佈了“重磅!上海人民注意了!某區房價要翻身!”這類帖子。近年來,杭州、天津等地均傳出過行政區域合併的謠言。這些所謂的重磅消息借助房産公眾號傳播,對樓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是直接相關,多是關於房産政策的調整“消息”。今年以來,關於上海要放鬆限購的傳聞不絕於耳,並在今年1月和3月兩次集中傳播。上海市房管局通過官方微網志、新聞發言人等多次辟謠。截至目前,上海官方仍表示“將嚴格執行限購政策”。其他諸如“所有房産不再設定産權年限,改為永久産權”“國家將推行累進制、懲罰式房産稅”等種種説法,看起來有鼻子有眼,甚至還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讓購房者真假莫辨,但最後往往被證明是謠言。

  針對以上諸多流言,儘管有關部門及時澄清了事實,並處罰了部分企業的違規炒作行為,但這些“雜音”正在對市場預期産生微妙影響,看漲者和惜售者似乎有增無減,一些購房人也開始變得異常敏感。

  誰是傳言獲利者

  在社交媒體時代,資訊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十分驚人,如果資訊透明度不足,再被相關利益群體所利用,那麼房地産市場的資訊就會魚龍混雜,擾亂市場預期,影響供求關係。

  現實情況是,當下我國樓市存在盲目性和盲從性,購房者群體心理預期對樓市價格的變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謠言的利益相關方打的正是這種心理戰術。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認為,一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本來供需就存在失衡,如果再出現某些漲價誘因,勢必會影響購房者的心理預期,“只要大家都覺得房價還有上漲的可能性,樓市就會無休無止地走在上行通道。”

  那麼是誰在散佈這些傳言呢?專家認為,答案不言而喻,顯然是那些虛高房價的受益者、房地産暴利的享有者,其中就有開發商和仲介機構。房地産市場受政策影響明顯,在房價低迷時,地産的各利益群體如坐針氈,於是就有人在市場上散佈各式各樣的謠言,寄希望於政策救市、傳聞救市來喚起購房者大舉入市的積極性;在房價上漲時,地産的各利益群體又躁動不安,散佈房價將繼續看漲的言論,編造各種利好消息,影響預期。

  穩定市場預期需要權威的資訊發佈

  對於消費者神經敏感的房地産市場,政府部門除了要處罰散佈謠言——擾亂市場——借機牟利的行為,更需要建立穩定、透明的市場秩序,穩定市場預期,促進市場平穩健康運作。

  楊紅旭認為,當下樓市錯綜複雜,預期混亂的背後是市場資訊不對稱所致。穩定市場預期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及時發佈權威數據和資訊,消除資訊的不對稱;而且在面對流言時,政府部門應及時出面辟謠,穩定人心,減弱流言帶來的消極影響。

  孫立堅建議,穩定市場預期有賴於政府部門及時發佈權威、全面、真實的統計數據,除79個大中城市房價等數據之外,政府部門應對樓市庫存、空置等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摸底,並及時公佈相關結果,構建權威、全面、及時的資訊發佈體系,這樣才能消除各種“雜音”,穩定市場預期。(記者王旺旺 葉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