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珍視和維護和平是對先烈最好紀念

  • 發佈時間:2015-08-29 07:31:5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28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記者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學通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人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正義貢獻巨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李培林從6個方面闡述抗日戰爭的歷史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奴役、掠奪的正義的自衛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覺醒、全民團結、一致抗戰的不朽豐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捩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意識,推動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覺醒,形成了偉大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中流砥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他強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以其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為維護世界和平正義作出了極其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可以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時之長,涉及之廣,軍民犧牲之慘烈,財産損失之巨大,都世所罕見。

  抗戰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

  今年的閱兵活動邀請了部分國民黨老兵受閱,同時歡迎台灣人民共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兩岸共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有什麼意義?

  汪朝光回答説,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面對外敵入侵,兩黨團結一致,堅定抵抗外來侵略,對抗戰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共産黨對中國國民黨在抗戰中的貢獻是肯定的,尤其對抗戰中犧牲的戰士一直是肯定的。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幾次公佈抗戰先烈名冊和名錄,其中有很多國民黨犧牲的戰士。近年來,黨和國家非常關心抗戰老兵,比如給他們發放補貼、關懷生活在鄉間的老兵等,很多民間的愛心人士也給予老兵以關懷。

  “抗戰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汪朝光表示,從史料上看,日本侵佔台灣後,很多台灣同胞堅定反抗日本侵略,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很多台灣同胞也一度參加抗戰活動。

  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要貫通研究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出的“如何貫通研究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的提問時,李學通説,“日本是近代以來對中國侵略時間最長,對中國侵略傷害最嚴重的國家。日本對中國大規模的侵略是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的。從那時起,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抵抗侵略的戰爭。但當時主要局限在東北地區。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把整個中國引進了戰火。中華民族開始進行全民族的抵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他認為,1937年之前東北的抗戰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戰的一部分,把它連貫起來研究,有利於我們深化對抗日戰爭的艱巨性、全面性的認識。

  汪朝光補充説,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國人民就開始不屈不撓地抵抗。此後,隨著侵略的不斷加深,上海、華北、綏遠地區也都有不屈抵抗。這反映出中國不甘於外國侵略的獨立自主的抵抗精神,但在地域上還有些局限性。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國一致抗日,尤其是國共兩黨再度攜手合作,真正使得這場戰爭成為一場全民族的自衛抗敵的戰爭。他表示,“可以從局部和整體的關係更多地理解這場戰爭。研究1931年以來的十四年抗戰史,我們可以更多地認識到日本侵略的持久性,認識到中國人民不屈服抵抗的持久性。研究1937年以來的八年抗戰史,我們可以更多認識到中華民族覺醒的全民抗戰的全面性,國共兩黨合作、中華民族全民族大團結的一致性”。

  閱兵不是秀“肌肉”,而是對抗戰勝利的紀念

  在回答日本《每日新聞》記者提問時,汪朝光表示,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國有重大意義,中國人民始終懷念當年為國捐軀的犧牲者。1945年以後,“逢五”或“逢十”,都有不同的紀念活動。而且閱兵活動並非從中國開始,世界各國都有各種閱兵活動,尤其是在戰爭勝利的紀念日,比如法國、俄羅斯等國家都有閱兵活動。

  有人擔心舉行閱兵是不是因為中國強大了,要展示“肌肉”?汪朝光回應説,“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閱兵並不是展示‘肌肉’,展示的是我們維護世界和平正義的決心,也是對我們先人犧牲的一種更好的紀念。中國舉行閱兵儀式凸顯了我們對這場戰爭的記憶,凸顯了我們對這場戰爭勝利的紀念,尤其凸顯了我們維護世界和平、正義、人道、公道的決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