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秦巴扶貧金葉情

  • 發佈時間:2015-08-29 02:29: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在秦巴山片區的湖北省十堰市貧困山區一帶,有這樣一副對聯流傳甚廣:上聯“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關乎全局”,下聯“煙水煙路煙房國煙扶貧惠及萬民”,橫批“情係深山”。1992年以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先後對十堰市所轄鄖縣、鄖西、竹溪、竹山4個縣進行定點幫扶,當地群眾以此聯表達對國煙幫扶多年的感激之情。

  “煙葉是山區重要的扶貧産業,現代煙草農業是湖北現代農業的排頭兵。近10年來,湖北煙農收入已從戶均不足5000元增加到3.5萬元。”在湖北省委副書記張昌爾看來,煙草扶貧不僅讓煙農受益,煙葉生産還和當地三農工作有機結合,煙水配套就是一個很好的德政工程。國家煙草專賣局把秦巴山片區作為扶貧攻堅主戰場,傾注一片深情,採取有力舉措,部署一系列重大民生項目,尤其對湖北水源工程等項目建設力度的支援很大。

  “為國為民謀利益,是煙草行業‘兩個至上’價值觀的本質內涵。”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淩成興表示,做好十堰地區對口扶貧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煙草行業的政治任務,是行業應盡的社會責任,要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做到“一個依託、三個帶動”,即以煙草産業扶貧為依託,帶動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和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建設。

  扶到根上,扶到點上,將行業資源優勢轉化為地方産業發展優勢

  十堰市所轄五縣一市均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貧困縣,8個縣市區整體被納入秦巴山片區扶持範圍,貧困人口多、扶貧範圍廣、返貧率高、脫貧難度大。同時,十堰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生態建設要求高,産業發展限制多,移民發展任務重。

  “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是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是特色産業開發,核心是貧困農民增收。”十堰市委書記周霽一語中的。

  為此,2013年以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將産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利用煙葉産業帶動作用,極大增強了山區自主發展能力,夯實了精準扶貧工作的物質基礎。

  初秋時節,汽車在秦巴大山之間七彎八拐後駛進竹溪縣泉溪鎮壩溪河村,山坡上大片的煙田連綿起伏。烈日下,煙農們正忙著搶收成熟煙葉運往烤房。46歲的6組村民陳興平這幾年種了30多畝煙田,由於技術過硬,年收益能達10萬元。他指了指自家新房和不遠處烤房對記者説:“家裏收入全靠種煙,現在加入了煙葉生産合作社,新式烤房修到家門口,煙葉品質更好,種煙更輕鬆了。”

  “2013年以來,在全國煙葉生産計劃普遍調減的形勢下,國家煙草專賣局單獨給十堰煙區增加了累計7萬擔煙葉生産計劃,僅此一項,可實現農民增收9100余萬元,地方增稅2000余萬元。”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局長趙建成告訴記者,十堰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土壤結構非常適合煙葉的種植要求。去年全市6000多農戶種植煙葉,戶均收入6.36萬元,帶動相關産業實現了10余萬人脫貧。

  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局長趙全意分析説,煙草行業開展産業扶貧工作,具備自身獨特的優勢。

  湖北煙葉主要分佈在800-1200米的山區,那裏生産生活條件惡劣,通過煙草部門的持續投入,改善基礎條件,再幫農民把組織化、社會化服務做好,讓小生産連接大市場,農民脫貧致富就有保障。但最近這兩年,煙草産業進入産能調整期,“控量、提質、增效”成為煙葉生産發展的必由之路,煙草行業産業扶貧宜採取以煙為主,幫扶發展特色農業産業的多元模式,拓寬農民脫貧增收渠道,把産業扶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7月9日,竹山縣擂鼓鎮金嶺村1組村民葉敏提了一桶飼料出來,霎時聚攏一大群雞過來爭食。葉敏告訴記者,她們家申請到了國煙産業扶貧項目,免費領了1500隻鄖陽大雞雞苗,公雞再養段時間就能上市,每只能賺30多塊錢,土雞蛋也很受市場歡迎。

  國家煙草專賣局挂職幹部、竹山縣副縣長陳陽全程參與了竹山這兩年的“致富星”創業孵化,幫助80戶貧困戶發展鄖陽大雞養殖産業。他説,煙草部門還利用行業資源優勢,總結出大量適用於其他産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比如合作社生産模式、土地整理與改良、漂浮育苗技術等,並結合一系列産業扶持政策,運用到扶貧實踐。

  對於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給現金不如給項目,在十堰大山深處,國煙挂職幹部們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茶葉、核桃、苗木、蔬菜、黑豬、蜜蜂……一個個特色種養項目都帶著煙草扶貧的印記。

  “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為山區群眾帶來最大民生實惠

  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強化總體規劃、綜合實施。淩成興指出,煙草行業扶貧工作要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爭取政府各部門政策支援和資金配套,“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努力為山區群眾帶來最大民生實惠。

  “國煙扶貧工程就像一個杠桿,撬動了當地更多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竹溪縣泉溪鎮黨委書記湯莉介紹説,當地的金葉幸福小區、防汛飲水、環集鎮河堤人行道等項目,就是以國煙資助作為鋪底啟動資金,經多方籌措整合資金,建成後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在泉溪鎮,2/5的國煙扶貧資金傾斜于煙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壩溪河的河水哺育了村民,滋潤了田地,可是河上橋少,居住分散的兩岸村民出行、種田很不便,生産資料上不去,農副産品下不來。近兩年,由國煙出資陸續在壩溪河上修建起了11座一字鋪開小而精的“金葉橋”,當地百姓參與設計,既能休閒納涼又能走路運貨,建成後群眾自發給橋刷油漆、挂燈籠、放鞭炮慶祝。

  “三河村的路、棗園村的橋、金陵村的廣場、西河村的衛生院,這些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都和國煙扶貧項目有關。”談起國煙扶貧,竹山縣擂鼓鎮黨委書記余嬌娥如數家珍。

  “扶貧就是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好不好,老百姓説了算。”國家煙草專賣局挂職幹部、2013-2015年時任竹溪縣副縣長陳勇介紹説,竹溪縣蔣家堰鎮蓮花片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億元,資金來源很多,除了煙草,還有發改、水利等,村裏發展珍稀苗木産業基地6700畝,栽植苗木34.7萬株,完成片區房屋外形改造300余戶,2015年3月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榮譽稱號。

  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的支援下,2014年竹山、竹溪兩個縣的國煙專項扶貧資金分別達到1600萬元,為十堰市秦巴山區扶貧開發和竹房城鎮帶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十堰市市長張維國認為,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貧困山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小城鎮建設有利於農村穩定發展、農民安穩致富,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有效途徑。這兩年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從路、水等農民最期盼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集中物力財力,將基地建設、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移民安置、小流域治理、土地整治等相結合,全面加強交通、飲水、環境整治等,貧困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帶著責任真扶貧,充滿感情扶真貧,國煙助學不讓貧困代代相傳

  竹溪全縣只有2所高中,位於水坪鎮的竹溪二中校園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多年沒有改善,以前師生們吃飯,都擠在露天食堂,下雨挨淋,冬天挨凍。校長馮立軍深有感觸地説:“在二中讀書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有困難,可並未對讀書失去信心,培養出的人才不少都留在了本縣。這兩年,是國煙助學讓學校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支援建新食堂,建綜合樓,讓師生們看到希望,學校將食堂命名為‘金葉餐廳’。”

  國家煙草專賣局挂職幹部、竹溪縣副縣長孫勝群自6月11日接替陳勇挂職竹溪以來,就馬不停蹄在基層鄉村調研,兩個多月時間已跑遍15個鄉鎮5個農林場。他剛來竹溪第一週,在縣綜合農場的貧困戶家上廁所時,因為沒電燈太黑,不小心一腳踩進旱廁。據當地教育部門統計,全縣有7所學校是這樣的情況。孫勝群決定先從學校的旱廁改起,積極爭取140萬元扶貧項目資金,計劃分兩批將7所學校的旱廁改為自動沖水式廁所,預計惠及師生3000多人。

  1992年以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先後通過建立“失學救助兒童專款”、實施“金葉希望工程”、組建“金葉·新長城自強班”等舉措,援建和改造校舍32所,向63所中小學校捐建“金葉育才圖書室”,並資助解決了2萬餘名學生入學難、讀書難的難題。

  “如果山區孩子因為貧窮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條件,甚至失學,那麼,他們的成長軌跡無疑是暗淡的,絕不能讓貧困代代相傳。”這是國家煙草專賣局挂職扶貧幹部們共同的想法。

  2014年10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在竹山、竹溪兩縣啟動實施了“1+1國煙助學”工程。淩成興等局領導帶頭,辦公室、人事司、計劃司、財務司等部門的幹部職工對竹山、竹溪兩縣74名貧困學生進行了結對幫扶,幫扶資金達到34萬餘元。

  國家煙草專賣局副局長楊培森要求,挂職幹部既要不斷強化扶貧責任意識,把扶貧工作與群眾路線緊密結合,帶著責任真扶貧,帶著感情扶真貧,培養與人民群眾的感情。還要增強基層工作能力,注重實效,確保産業、民生、教育等實現新的發展。

  “十堰山區人民的期盼,是我們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的動力。”國家煙草專賣局挂職幹部、竹山縣副縣長張為表示,在基層工作生活的環境狀態與北京城裏的機關工作完全不一樣,他將以高度責任感把項目管好,把錢管好,保證資金安全,既不當守財奴,也不當敗家子。

  情係“三農”,才能更多地反哺“三農”。湖北省副省長任振鶴指出,當前,湖北省委、省政府正以空前力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湖北將和國家煙草專賣局等國家部委一起,堅決打贏秦巴山等連片特困地區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形成扶貧大合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