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然蛋白首次組成聚合物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8-28 01:29: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華淩)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創建了類似神經結構的、具有自愈能力的聚合物奈米管連接,其突出的細絲可收集或發送電脈衝。該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的《奈米尺度》雜誌上。

  該實驗室研究員喬治·巴尚德説:“天然蛋白質在化學上組裝創建聚合物的複雜結構,這是第一次,而現代機械對此無法複製。”

  研究員沃利·帕克斯頓説:“雖然這屬於基礎科學,但我們看到一種應用可能性,即用這些柔軟的人造結構與人體的神經結構進行無痛連接。”

  目前,用來穿透神經組織、試圖與假肢聯通的剛性電極會引起炎症。而在未來的應用中,聚合物網路可擴展神經,提供溫和的假體界面。

  據每日科學網、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創建這種神經結構,需要首先改變驅動蛋白馬達的載運蛋白行為,在細胞中建立生物機器。這些微小的蛋白馬達攜帶材料從細胞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沿著蛋白微管行進。接著,要將這些長度以微米計的行進中的蛋白微管,插入其遇到的比較大的、直徑為幾十微米的聚合物微球中。

  帕克斯頓説:“我們做出了想要的結構。”當驅動蛋白馬達行進時,預先涂有粘性物質的微管骨架從被拉長的球體中夾斷聚合物奈米管。這個過程類似于從鍋裏拿走一塊披薩餅時,奶酪延長出絲狀線。

  奈米管的延長和交聯形成複雜的結構,如同夜晚從高空鳥瞰城市的燈光。該網路總尺寸範圍從幾百微米到上萬毫米不等,由直徑30奈米至50奈米的細管組成。

  巴尚德説:“我們工作的目標之一就是創造一個人工的、高度分支化的神經結構。下一步可以借助蛋白馬達將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網路就會有自愈的能力。如果一個神經分支斷了,一個電機可以立即採取行動産生新的分支。”而且,插入的量子點也被證明是穩定的,這意味著光可以通過結構以及電力攜帶資訊。

  據悉,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美國能源部基礎能源部門的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