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藏:“天保工程”守護高原碧水藍天

  • 發佈時間:2015-08-27 17:3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秦春、劉坤)“讓西藏永保藍天,讓西藏永保碧水,讓西藏永保綠色”。旨在保護西藏碧水藍天的西藏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天保工程),讓地處高原的西藏成為世界上原生態環境最好和生物多樣性的地區之一。

  西藏是全國森林資源最富集的省區之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西藏有林地面積1783.64萬公頃,森林面積1471.56萬公頃;森林蓄積22.6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位。豐富的森林資源在維護西藏生態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無可替代。

  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西藏不僅是我國乃至整個亞洲的“江河源”,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建設好西藏的生態環境,關係到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各族群眾的切身利益。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中央高度重視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西藏的林業投資從“九五”時期的0.9億元增長到“十二五”的90億元。特別是“十二五”以來,西藏林業以“生態文明·美麗西藏”建設為總目標,以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為總任務,加快發展現代林業。

  “天保工程”從2000年開始實施,工程一期(2000至2010年)中央總投資44917.5萬元;二期(2011至2020年),中央總投資119487.9萬元。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資101980.5萬元。經過15年的保護與建設,工程區林地面積增加至826.61萬畝,灌木林地面積增加至1126.06萬畝。

  迄今,國家累計下撥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60多億元,先後將西藏1000多萬公頃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統一納入補償範圍。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西藏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實現“雙增”。與此同時,農牧民生態意識增強,參與生態保護和植樹造林的積極性高漲,亂砍濫伐等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大幅下降,林業綜合效益和農牧民收入也顯著提高。

  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典型的地區之一,西藏共有高等植物6600余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38種,214種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此外,西藏共有野生脊椎動物795種,大中型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居全國前列。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紅拉山自然保護區的滇金絲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來僅有300多只。通過天然林保護工程,該自然保護區的滇金絲猴成倍增長。昌都市天保辦負責人邊巴説:“自實施‘天保工程’以來,長江上游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多,生態明顯改善。”

  藏北羌塘草原,常能看見成群的藏羚羊悠然覓食。天保工程實施以來,藏羚羊由4萬隻增加到現在的近20萬隻,藏馬雞、藏野驢、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動物也開始現身。

  另據西藏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西藏目前濕地總面積為652.9萬公頃,是我國濕地類型齊全、數量最豐富的省區之一。50年來,西藏自然資源保護管理體系從無到有,先後建立了61處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2處國際重要濕地,10處國家濕地公園和9處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41萬多平方公里,使佔全區國土面積三分之一區域成為禁止開發區。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時下,雪域高原草肥水美,草甸青綠,森林繽紛,這是西藏林業幹部用自己的腳步丈量高原生態“地圖”的成果。西藏各族人民正守護著高原的碧水藍天,構建著西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