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提高科技人員獎勵比例

  • 發佈時間:2015-08-26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王比學  徐  雋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這是常委會對草案的第二次審議,涉及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的分配、科技人員的獎勵比例等問題。

  草案一審稿規定,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在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後,納入本單位預算,用於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工作。有的常委會委員、一些地方和部門提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應當首先全部納入單位預算,再用於獎勵和報酬以及其他支出;一些常委會委員和社會公眾提出,草案規定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在給予科技人員獎勵和報酬後,只能用於科研開發與成果轉化,限制過嚴。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預算管理的問題已在預演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作了規定,建議草案二審稿刪去“納入本單位預算”的規定;同時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工作”。

  草案一審稿規定,科技成果完成單位可以規定或者與科技人員約定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未規定或者未約定的,給予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應當符合草案規定的最低標準。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許多常委會委員和一些地方建議,進一步提高給予科技人員獎勵和報酬的標準。

  法律委員會建議草案二審稿按照中央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將獎勵和報酬的最低標準,由草案一審稿規定的不低於職務科技成果轉讓或者許可收入,或者作價投資形成的股份、出資比例的20%提高至50%,並明確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規定或者與科技人員約定的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應當符合上述標準。同時,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給予科技人員獎勵和報酬的支出不受當年本單位工資總額限制。

  一些常委會委員提出,草案應當強調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此,草案二審稿擬規定: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應當“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遵循自願、互利、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享有權益,承擔風險。

  一些常委會委員和地方、單位建議,對科技成果以及職務科技成果的含義作出界定。為此,草案二審稿擬增加規定,本法所稱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産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職務科技成果,是指執行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單位的工作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6日10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