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革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

  • 發佈時間:2015-08-25 16:31:2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希 張桂林 何雨欣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3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

  業內人士認為,石墨烯技術的快速發展證明,通過改革科技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加速從科技成果到市場産品的轉化,將使整個社會機體充滿創新活力和動力。

  2013年初,大面積單層石墨烯薄膜製備技術研究取得突破;當年3月,首期投資近3億元的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隨即建成大規模石墨烯薄膜生産線,並逐步形成規模化産能;今年3月,首批3萬台量産石墨烯手機上市……

  從實驗室邁向産業化應用,石墨烯幾年內成功實現“三級跳”,這讓身兼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和墨希科技首席科學家“雙重身份”的史浩飛感受頗深。在這位“80後”海歸看來,走市場化運作路子,特別是讓科技人員在創新中得到合理回報,或許是加速創新對接市場的關鍵所在。

  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蜂窩狀二維薄片,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堅硬、室溫下導電性最好並擁有強大靈活性的奈米材料。然而自2004年面世後的很長時間內,由於製備技術局限、應用領域需求未開,石墨烯的産業化之路仍停留在導入階段,處境有些尷尬。

  儘管如此,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提升對這種新材料的支援力度,我國對石墨烯技術的投入也不菲。2013年初,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史浩飛科研團隊率先研發出15英寸單層石墨烯薄膜,並製備出7英寸石墨烯柔性觸摸屏,掌握了行業內領先的石墨烯薄膜製備技術。

  喜悅之餘,科研人員面前又出現了一道難題:石墨烯研發持續提升並轉化為産業應用,需要大量後續投入,僅靠研究院自身難以為繼,但如果簡單把技術成果賣給企業,不僅應用效果可能打折扣,新技術後續開發也會受到影響。

  幾經權衡,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決定走市場化路子,引入民間資本相互借力。2013年,上海南江集團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成立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前者出資2億多元用於技術轉讓、後續研發等;後者以智慧財産權入股,擁有墨希科技25%的股權,並且其中一半股份將用於對核心研發團隊實施股權激勵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院長助理王仲勳説,長期以來,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制約我國創新驅動發展,這種合作模式對破解這一問題進行了有益嘗試。對科研人員來説,合作安排打通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也充分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分配導向;對産業界而言,與研究機構的有機結合,能防止低水準過剩産能進一步加劇。“這種合作安排,使研發團隊近期有了平臺、中期有了經費、遠期有了股權,技術提升速度大大加快。”史浩飛介紹説,兩年來該企業石墨烯薄膜製備技術進一步完善,目前年産能已達100萬平方米。不久前,墨希科技還中標了工信部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

  今年3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對用於獎勵科研負責人、骨幹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收益比例,可以從現行不低於20%提高到不低於50%。同時,鼓勵各類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業內人士認為,石墨烯技術的快速發展證明,通過改革科技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加速從科技成果到市場産品的轉化,將使整個社會機體充滿創新活力和動力。

  在激勵機制創新之外,努力減少企業負擔,尤其是對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實行稅收減免優惠,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對提高他們參與技術創新、加大創新投入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對此,不少企業有著切身體會。

  作為一家創新型鐳射行業企業,華工科技産業股份有限公司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和研發費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近三年共減少約8000萬元企業所得稅費用。“我們享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公司目前正積極佈局‘智慧製造+物聯網’,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公司副總裁劉含樹説。

  日前中央審議通過《關於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去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把擴大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範圍等6項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推向全國。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説,企業所得稅中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有優惠,這次擴大範圍並推向全國凸顯出當前通過稅收手段推進創新創業的政策導向,稅收優惠額度更大意味著對科技創新的激勵更大,加計扣除的範圍擴大客觀上等於減輕了企業的研發成本與風險,也增加了企業創新的投入與産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