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延長投資期限提前鎖住收益
- 發佈時間:2015-08-26 02:33:42 來源:鄭州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相關數據統計,上周銀行理財發行量共1191款,其中人民幣理財産品1161款,外幣理財産品30款,理財産品總量較上周減少了327款。銀行理財産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56%,較之前下降0.17個百分點,央行接連進行逆回購操作,資金流動性加強,理財産品收益率再次創年內新低。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延長投資期限,通過購買中長期的理財産品提前鎖住收益。另外,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充分認識産品投向和風險的基礎上加以選購。 鄭州晚報記者 倪子
産品收益下滑已漸成趨勢
近期,A股市場連續大跌,甚至出現千股跌停的盤面,市值蒸發21萬億元,戶均損失超過40萬元。很多股民認為與其跟著震蕩的大盤指數一起“心跳加速”,不如回歸更加穩健保險的投資産品,因而保本銀行理財産品也重回投資者的視野中。不過,在經歷過“雙降”和央行重啟逆回購、股市震蕩等變化後,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有所回落。
據相關數據顯示,8月15日~21日,從外幣理財産品的發行量和收益率來看,美元産品一共23款,平均收益率為1.5%;澳元産品3款,平均收益率為1.65%;港元産品3款,平均收益率為3.45%;歐元産品1款,平均收益率為1.1%。與人民幣理財産品相比,外幣理財産品收益過低,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人民幣貶值,但將資金兌換成外幣理財的方法並不可取。
從不同收益類型的理財産品來看,保證收益類理財産品發行量112款,平均收益率為3.65%;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産品292款,平均收益率為3.87%;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産品843款,平均收益率為4.93%。保本類理財産品收益進入“3”時代,非保本類理財産品收益進入“4”時代。
據了解,今年1至4月份,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相對穩定,維持在5%左右。但是自5月份開始,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便跌破5%,並開啟連續大幅下跌模式。業內人士分析説,上半年國內低通脹壓力較大、經濟增長面臨挑戰,央行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下半年貨幣政策需要保持寬鬆局面,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有可能繼續走低。在資金寬鬆的背景下,不僅銀行理財産品,包括存款、國債、大額存單、網際網路寶寶、P2P等在內的各類理財産品收益都在下滑。預計,未來保本類理財産品收益將集中在3%至4%之間,非保本類理財産品收益將集中在4%至5%之間。
人民幣波動催熱外幣理財
近段時間,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直接關係到眾多理財産品未來收益走向,推高了銀行發行外幣理財産品的數量,外幣理財受到熱捧。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指出,外匯市場的波動比較大,未來趨勢並不明朗,因此不建議過多關注外匯方面理財,尤其是部分不懂外匯市場的投資人,往往連理財産品的具體投資方向都不明晰,容易造成盲目投資。
“從歷史投資情況來看,客戶想要通過投資外匯理財産品獲得外匯升值超額收益的難度較大,這不僅需要較多的金額,而且還要面對外匯市場較大的波動性,投資到期後的貨幣兌換存在不確定性。”有分析人士説,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貶值,勢必會導致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承壓下行。從銀行理財産品負債端和資産端分析,下半年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趨勢本來就存在向下趨勢,人民幣貶值無疑會確立並加強這一趨勢。由於美元強勢,美元理財産品的發行量可能會增加。
針對外幣理財,需格外注意産品信用風險。部分外匯理財産品宣傳將3年甚至5年的收益疊加起來示人,往往可達到15%甚至20%的驚人高度。實際上,投資人得到的收益並不高。
此外,還需要注意掛鉤標的,防止貨幣被變換。外匯理財産品中有與利率指數掛鉤的,也有與匯率指數掛鉤的,還有的與黃金掛鉤,建議摸清産品是不是結構性産品,存不存在杠桿。如果存在杠桿,當發生虧損時往往會非常嚴重。
五類産品投資者不妨關注
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下滑已經成為趨勢,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産品呢?業內人士給出了5點投資技巧:
第一,購買中長期理財産品。同一家銀行的理財産品期限越長收益也往往越高,而且産品一般有2~7天募集期,購買中長期理財産品不僅可以提前鎖定當前的高收益,也可以減少募集期過長帶來的資金站崗問題。
第二,貨比三家,儘量購買中小銀行的理財産品。如今國有五大行及郵儲銀行的理財産品收益偏低,非保本類也只在4.6%~4.7%附近,而很多城商行及股份行的非保本類産品收益則仍然維持在5%以上,風險等級在R2以下的理財産品相對比較安全,建議投資者不妨購買中小銀行的理財産品。
第三,關注節假日專屬理財産品。每到節假日,比如剛過去的七夕節,部分銀行會推出節日專屬理財産品,收益要明顯高於平時的理財産品。
第四,夜市理財産品收益偏高。目前很多銀行推出夜市理財産品,收益率較日間理財産品高出0.1~0.3個百分點,投資者只要在晚上通過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購買即可。
第五,區域性理財産品。有一些銀行會推出區域性理財産品,收益率遠遠高出其他地區同類理財産品,比較適合投資者值得購買。
■延伸閱讀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買銀行理財産品時,不少投資者喜歡問“哪個産品最好?哪個産品收益最高?”市民宋女士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宋女士投入大筆資金進入股市,沒想到賠得一塌糊塗。於是,在5月份,她抽出一部分錢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第一次購買時,她對收益率達10%的一款理財産品情有獨鍾。誰知産品到期後,她發現,其購買的結構性産品投資回報與承諾完全不符。該款結構性産品的掛鉤標的為“一籃子股票”,只有當日全部掛鉤股票的收盤價格在一定區間內,才會按一定的年收益率計算,否則當日收益為零,這讓宋女士感覺有點“被忽悠”了。
隨後,宋女士查閱大量資料,逐漸明白,結構性理財産品的複雜性主要表現在其收益結構,此類産品的收益主要取決於掛鉤標的走勢以及收益計算方法,這種複雜性可以表現為多個掛鉤標的、多個觀察期、多個障礙條件或觸發條件。而且,外資行的結構性理財産品收益結構設計更為複雜,而從掛鉤標的看,收益結構較為複雜的産品更多是掛鉤股票、指數、基金等權益類資産。
“最高預期收益率動輒10%以上,這只是結構性理財産品給投資者許下的美好諾言罷了。以後購買銀行理財産品,還是要擦亮雙眼,選擇適合自己的産品。”宋女士説,現在她才明白,無論購買哪種理財産品,投資者要對自身所能承受的風險和期望的收益率做一個評估,在風險承受範圍之內選擇銀行理財産品。結合自身的流動性需求,平衡好投資期限結構和流動性,合理規劃産品投資期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