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為何“跳水”
- 發佈時間:2015-08-21 20:31:55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國際上包括石油、黃金、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下跌,因美元升值、全球需求疲軟等因素的作用,這一態勢仍可能持續,這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
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速降”
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7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相比2014年1月已經下跌了36.7%,接近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最低水準。而追蹤多種大宗商品價格表現的標普高盛總收益指數在過去1年更是創下44.1%的跌幅。
國際原油方面,自2015年5月初以來,原油價格刷新了6年來新低。自5月初以來,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累計下跌超過30%。
國際金價近期雖有小幅回升,但總體仍處於下跌態勢。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國際黃金價格經歷了新一輪急跌,7月底至8月初,紐約市場金價數次跌破每盎司1100美元大關。
預計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繼續疲弱。據世界銀行發佈的最新《大宗商品市場展望》預計,今年能源價格會比2014年平均下跌39%,金屬價格會比2014年平均下跌16%,農産品價格會比2014年平均下跌11%。
誰是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推手
第一,美元升值是造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重要原因。由於國際上大部分大宗商品的價格以美元進行計價和交易,大宗商品價格基本上與美元走勢相反。2014年下半年以來,美元走強,美元指數不斷上升,從去年年中的80左右曾漲至2015年3月的近98,此後隨著美國經濟形勢、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美元指數有所波動,但2015年7月,美元指數相比去年同期依然上升超過20%。預計美元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可能繼續升值,這決定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疲弱的態勢短期可能不會變化。
第二,全球經濟低迷抑制了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使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繼續走低,全年經濟增長為3.3%,較前兩年增長降低0.1個百分點。與此前不同,本次全球經濟增速下降主要由於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速下降。新興經濟體增速下降大大降低了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從而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抑制。
第三,國際大宗商品供過於求的狀況也造成了其價格下跌。這在國際石油市場上表現尤為突出。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今年二季度,全球每天石油供給超過需求300萬桶,創199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2015年全球每天石油供給會超過需求140萬桶,2016年將達85萬桶,石油供給過剩會延續到2016年底。面對國際油價的不斷下滑,石油輸出國組織並沒有削減産量的打算,這給國際石油價格造成極大的下跌壓力。
此外,國際投機資本也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一些國際大宗商品已經成為國際投機資本瞄準的目標。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國際投機資本開始從大宗商品市場流出,轉向其他一些高收益的國際資産,這進一步加劇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幅度。
大宗商品價格“跳水”誰喜誰憂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多方面的影響,雖然對大宗商品進口國來説是利好消息,但也會對出口國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會通過各種渠道降低各國的通脹水準,也可能給一些國家造成通縮壓力。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對大宗商品出口國造成負面影響。對大宗商品出口國來説,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最主要的影響是造成出口收入減少,可能會導致財政入不敷出,國家干預經濟的能力減弱,這會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一是經濟增長受到抑制。二是可能削弱一些國家對外償付債務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三是可能對出口國的金融體系運作造成負面衝擊,如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就給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帶來貨幣貶值的壓力。
同時,伴隨著價格的下跌,部分國際大宗商品的生産可能會急劇下降,這會為大宗商品生産帶來一些結構性的變化。一方面,如果不能經受價格下跌帶來的負面衝擊,部分大宗商品的生産能力就會縮減,這將帶來大宗商品供給的減少。因為生産的調整需要較長時間,所以在下一輪需求上升來臨之前,可能會因供不應求造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另一方面,生産結構的調整將會給大宗商品替代産業造成影響,例如石油價格的下跌會給新興能源産業帶來發展機遇。
對大宗商品進口國來説,價格下跌是一個利好消息。價格下跌有利於降低進口國的進口成本,對削減進口國的經常賬戶赤字、財政赤字都有好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會帶來國際財富的轉移效應。然而,價格下跌也可能為進口國造成一些潛在的不利影響。例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可能會通過影響工業製成品的價格甚至直接影響終端消費品的價格,降低一國的通脹水準,甚至演化為通貨緊縮壓力。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