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將公益辦成可持續發展的實體

  • 發佈時間:2015-08-21 03:32:1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治宏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有不少大學生村官開始參與公益創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創辦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促進大學生村官抱團服務村、社區,把公益事業辦成實體的民辦非企業,為村、社區匯聚了更多的社會資源,也為大學生村官自身探索了新的創業路徑。他們是如何開啟創業之路的呢?

  承接村級公共服務

  2014年6月,溫江區9名大學生村官通過民政註冊成立了一家文化服務社。7月,該區某鄉鎮用村級公共服務資金購買社會服務,這家由村官創辦的社會組織獲得了5000元資金用於開展“光滿晨夕”暑樂坊夏令營活動。這次活動廣泛地調動了駐地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們,為村裏的留守兒童帶去了興趣課程、戶外遊戲等活動。10月,他們又與另外一個社區簽訂了文化服務協議,開始為社區老人提供困難救助、居家養老、心理疏導等綜合性服務。

  目前,這家文化服務社從發起之初的9名大學生村官增加到了60多名成員。今年伊始,他們又陸續同該區的另外兩個村簽訂了合作協議。

  開創“社工+義工”服務模式

  2014年9月,溫江區2名大學生村官以專業化社區志願服務為著手點,組織實施某社區的志願服務工作站項目。12月,這2名大學生村官調動鎮街其他的大學生村官共同創辦了全區第一家社工機構(非營利組織)。通過爭取區級部門、鎮街、社區的支援,獲得了免費的辦公地點。

  今年2月,他們帶著策劃的項目成功通過全區“公益創投”比賽,獲取了1.5萬元的公益創投資金,開始了以“社工+義工”的兩工聯動服務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熱飲、寄存、諮詢、閱讀等示範性志願服務,和社區共同策劃專業的社工服務項目。

  今年4月,另外一個鎮街的5名大學生村官聯合服務期已滿的2名大學生村官又創辦了一家社工機構,同樣採取“社工+義工”的服務模式,目前他們擁有規範的辦公場地,通過承接社區的購買服務項目開始了村官公益創業的道路。他們堅持用專業理念、專業手法,點點滴滴改變著社區。

  困難與挑戰

  從溫江區大學生村官公益創業的實際來看,目前,他們還存在很多困難:一是缺乏專業的教育指導,絕大部分村官很少主動尋求公益創業方面的指導,也未有相關部門給予他們公益創業的指導教育;二是企業社會責任欠缺,由企業主動發起的公益支援不足,企業推出的志願服務活動零星細碎;三是缺乏政府政策性支援,大學生村官們是“兼職性”地參與公益創業,他們創業過程中仍然需要開展基層行政性事務,時間、精力有限。

  我國公益創業尚處於初步探索階段,大學生村官擁有激情與志願服務精神,如果有政府、企業、學校、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的引導,相信他們會成為這個領域的生力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