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羅榮城:腫瘤醫學迎來生物免疫治療新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8-21 02:32: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熱線傳真

  □ 小 楠 劍 鵬 佳 儀

  8月14日至16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九屆‘CSCO-南方’腫瘤生物治療與分子靶向治療論壇暨第十四屆全國腫瘤綜合診療新進展研討會”上,包括張健、肖華、于丁、楊義力、王健民、薛紅、吳沛宏、陳忠平等1000多名國內外腫瘤生物治療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就腫瘤生物治療的新理論、新技術方面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多學科綜合治療與中西醫結合、分子診斷、分子靶向治療等諸多專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與研討。會議期間,筆者有幸專訪了本屆年會的東道主——國內首家中西醫結合腫瘤研究機構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羅榮城,請他就腫瘤生物治療概念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兩種治療模式

  “用已故我國著名腫瘤學專家儲大同教授的話説,腫瘤的治療模式就只有兩種,一種叫cell control,一種叫cell killing。” 羅榮城解釋,所謂cell control,從字面上來講,是一個細胞的穩定,或者叫細胞控制,細胞調節,但從深層次的含義來講,它是一個尊重體內的這種腫瘤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從總體上不以殺滅腫瘤作為出發點,以提高機體的生物反應能力(包括了免疫力)為目的的治療,cell control就是生物治療的全部含義之所在。cell killing,這個killing是“殺”或 “毒”,以毒死腫瘤細胞或者是用手術把腫瘤細胞給切除,或者是通過放療化療把腫瘤細胞給殺滅, killing這把刀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離不開一個“殺”字。

  羅榮城介紹,腫瘤免疫治療從1891年紐約一名外科醫生William Coley用細菌來治療腫瘤的試驗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遭遇了重大挫折。直到1984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史蒂夫·羅森伯格(Steve Rosenberg)團隊成功地用高劑量白細胞介素2(IL-2)治愈第一例病人,為腫瘤免疫治療帶來一縷曙光。直到近年,針對免疫檢驗點的抗體,以及表達嵌合抗原受體的自體T細胞療法,這兩種腫瘤免疫治療方法才在腫瘤治療領域真正揚眉吐氣。

  “成熟的技術,顯著的臨床療效,以及對癌症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的顯著改善,無疑將使這種腫瘤治療方式成為中流砥柱,腫瘤醫學正迎來生物免疫治療的時代。” 羅榮城説。

  執著20餘年

  “‘CSCO-南方’目前已經辦了九屆,其實二十多年前我們就認準了腫瘤生物治療這條路”。羅榮城説,“南醫大腫瘤中心在腫瘤生物免疫治療上具有先進齊全的治療技術。我們是全國最早開展腫瘤生物治療與免疫治療的團隊之一,形成了以CIK、TIL、DC/CTL細胞等為基礎的一整套完善的細胞免疫治療體系,放射免疫治療更處於國際先進水準。”

  第一本中國的腫瘤生物治療學誕生在這裡,多年來治療了數以萬計的病人,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中心8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剎車片”技術為中晚期癌症病人治療,其中有些病人是手術後復發,已經奄奄一息,用生物免疫治療技術進行治療後康復效果顯著。

  羅榮城舉例説,有著多種內分泌腫瘤的病人郭老先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郭先生去年經過綜合治療的方法已經把病情穩定下來,但隨後又出現第二次風險,在別的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下,用了剎車片技術進行治療,如今拿掉剎車片三四個月了,腫瘤的各項指標完全正常。對於這一治療過程,郭老自己覺得,“主要有三種感覺:有勁了;病情穩定;飲食睡眠好。”

  此外,在回答哪些人群適合生物治療時,羅榮城表示,生物免疫治療不僅適用於早期腫瘤患者的治療,少數晚期腫瘤病人通過免疫治療後也能達到部分或完全緩解。而且因為這種治療沒有毒副作用,也是那些年齡較大,機體免疫差,害怕放化療毒副作用患者的更優選擇。同時對放化療不敏感者或無法耐受的腫瘤患者,部分不適宜做手術、介入治療和其他治療的晚期腫瘤病人,進行細胞免疫治療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命品質,延長生存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