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聚天博
- 發佈時間:2015-08-20 11:29:23 來源:濱海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由天津市文廣局主辦,天津博物館承辦的“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天津市博物館四樓特展廳開展。這場展覽匯集了來自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上海8個省區市37家博物館及天津博物館的267件(組)文物,以我國古代海上貿易與文化交流為主線,依次介紹了從遠古到秦漢時期、兩晉到唐五代時期、宋元時期和明清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發展、繁榮、嬗變的全過程。“我們引進這個展覽就是想讓市民更好地了解‘一帶一路’背後的歷史沿革,讓津門老百姓不出家門就可以看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物精品。”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介紹説。
“鎮館之寶”紛紛亮相津門
與1784年日本福岡志賀島出土的“漢委奴國王”金印在尺寸、重量、花紋、雕法和字體等各方面都如出一轍的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廣陵王璽”,是中日兩國交往的最早的實物證據。波斯孔雀藍釉陶瓶、煙色梅花羅繡彩花邊單衣等精品館藏也紛紛亮相,一旁的展牌上詳細地介紹了展品的風格特點等內容,讓觀眾們大開眼界。“去年我們從國家博物館那看到了絲綢之路大展,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今年就分別引進過來了。上半年展出的陸上絲綢之路是甘肅省博物館負責西北五省區展品的匯總,現在展出的海上絲綢之路和福建博物院聯繫,我們再根據場地和展覽需要去選擇展品。天津博物館也拿出30多件館藏精品。”陳卓介紹説,這些展品將在截止到10月16日的展覽期內,為津門觀眾帶來的不一樣觀賞體驗,天津博物館更是配合展覽邀請此次參展的多個展覽場館的專家和高校學者來博物館舉辦講座,為觀眾深度解讀展品背後的歷史文化。
活動豐富 吸引觀眾
“8月22日9:30-11:30,《博物館視野下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由文化遺産學博士、福建省博物院館員毛敏主講。”天津博物館館內電子屏上滾動播放週末舉行的天博講堂講座,而記者到服務台諮詢時,門票早已免費發放完。“天博講堂自2012年7月開始就一直是我們的慣例,只要有臨時展覽就會有講座來配合,讓觀眾聽完講座後能夠更好地理解展覽。”天津博物館宣教部主任李玫介紹説,目前正在進行的“快樂家庭日特別活動”也是配合海上絲綢之路展覽而舉行的。少兒觀眾們可以參加“我筆下的海上絲路”創意繪畫比賽、古陶器製作、陶瓷繪畫、陶瓷修復等與展覽相關的活動,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展覽中的某些部分,“觀眾們也覺得很好,報名在消息發佈出去一兩天時間就會報滿”。李玫覺得,這樣能讓孩子們喜歡在博物館玩,在博物館看,喜歡來博物館。
時報記者 范炳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