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7歲小夥做心臟手術導絲滑入血管 醫生稱沒影響

  • 發佈時間:2015-08-20 06:5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7歲的兒子因先天性心臟病需做手術,被醫生告知手術很成功,但“導絲”不慎滑入血管內無法取出。醫生説,這對身體沒什麼影響,但焦急的父親吃不香睡不好,總擔心兒子會有後遺症,如何取出成了難題。

  家屬害怕“手術時導絲留體內引發後遺症咋辦”

  董師傅來自甘肅涇川縣,有兩個兒子,小兒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董師傅説,小兒子兩歲時,到西安東郊一家醫院來做過手術,後來孩子病情復發,就又來檢查。

  董師傅帶小兒子又到這家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再做一次手術,因孩子先天心臟瓣膜不生長,以前做的已經不夠孩子使用了,所以孩子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今年6月18日,董師傅帶小兒子入住醫院,6月23日進行了手術。

  “當天早上8時進的手術室,到10時30分時,醫生説手術很成功,就是導絲滑進血管裏了,現在正在往出取……”董師傅回憶説,到中午12時,醫生説手術做完了,想了很多辦法,導絲也沒取出來。後來醫生把他帶到一個有投影儀的房間裏,現場給他講了此次手術使用的材料,血管導絲在什麼位置,採取什麼辦法沒有取出,如強行取出的危險等等……

  因為已經縫合了,董師傅説也只好這樣了,就觀察兒子有什麼不適感。查詢可知,導絲的作用是引導並支援導管通過皮下組織、血管壁等軟組織,經穿刺孔進入血管。

  “孩子還是會覺得胸悶,現在籃球也不敢打,不知道是那個導絲的原因,還是新的材料放進去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董師傅説想來想去,覺得後怕,萬一哪天有後遺症了,誰來承擔,於是,他從甘肅老家再次來到醫院。

  醫生解釋“術前已告知 不影響身體機能”

  董師傅多次找到醫院醫療投訴接待中心反映,通過院方專家組討論,7月30日,醫院給董師傅出了一份答覆意見。

  華商報記者看到,這份答覆意見上寫明:因術中回撤導絲過程中,導絲頭端斷裂,雖然經反覆嘗試捕獲取出均未成功。同時寫明:孩子在做手術前,對於手術相關風險及並發癥,其中就列明介入器械斷裂的可能性,患者家屬願意接受並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建議患者家屬通過司法途徑維權,醫院積極配合。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聯繫上當時做手術的楊醫生。他説,這個在手術前就告知過家屬,在手術過程中也説過,後來發現這個直徑約1毫米長、長約2釐米的合金質地的導絲滑入左下肺動脈的一個最末端的細小血管裏,卡在裏面出不來,“如果它能流動到大的血管裏來,我們還好取一些。”他説,考慮到強行取出的風險,最後經過現場研判,認為導絲留在體內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機能,所以決定將導絲留在裏面,最後做了縫合。

  醫院醫療投訴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之前告訴過董師傅,也可以再進行一次手術取出導絲,但再進行手術的風險董師傅要加以認可,如果不認可他們也是不敢隨便取的……

  一時間,董師傅不知道該怎麼辦?董師傅説,為了搞清楚兒子血管裏留置的導絲對身體的傷害,他帶著兒子跑到北京的一些醫院檢查,拍的片子上清楚地能看到導絲的位置,就是誰也給不了他一個確切的答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