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印江信用社改制築牢農村發展“致富網”

  • 發佈時間:2015-08-20 04:29:37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通訊員 盧旭峰)印江自治縣大力推進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農村群眾水準和能力,金融對農村産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得到強化。

  “要不是信用社的貸款,有很多問題會讓我們的産業失敗。”創業之初,懷揣産業致富夢想,張軍與楊林、付勇等人試著發展産業,但是因流轉資金問題,讓張軍曾經一籌莫展,致富之路一度變得曲折崎嶇。張軍説,因需要向中藥材收購廠家交付保證金和向群眾收購中藥材的流動資金,他們每年都向刀壩鄉信用社貸款100萬元左右。

  “他們的貸款一般是三、四個月時間就歸還,都是短期流動。”前來了解合作社貸款需求的刀壩鄉信用社主任羅聰一直在跟蹤合作社的發展。今年,合作社吸收返鄉群眾張濤為新成員,發展了100畝紅心柚,在了解合作社的發展情況後,羅聰根據合作社的信貸等級和新社員張濤的資金需求,當即授貸5萬元,解決了張濤購買紅心柚的苗木資金需求。

  “我們對專業合作社的資金需求採取聯保模式,相互擔保貸款。”刀壩鄉信用社信貸員如今正在為張軍的專業合作社收購黃姜的貸款資金進行審核,按照專業合作社的資金需求,在第一批黃姜收購中就需要向信用社貸款60萬元資金。羅聰説,他們扶持群眾發展産業時,尤其加大對專業合作社傾斜力度,扶持專業合作社壯大,帶動更多群眾通過産業增收致富,形成産業關聯化、致富網狀化格局。如今,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200畝黃姜種植覆蓋了刀壩鄉10個村、800畝青蒿種植覆蓋7個村、400畝白術種植覆蓋了15個村。興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社員達400余人,每年為當地群眾帶來了600余萬元收入。

  強化金融支援群眾發展的同時,印江信用社還強化對群眾金融服務、金融代辦。今年來,信用社開展了“金融夜校”,到村講授金融知識,引導群眾科學理財,杜絕了非法集資。

  “有了這個村村通就是方便。”蘭克移動網點誠者信合村村通代辦人劉貞霞的助農取款機出了狀況,正在請鄉信用社技術人員處理,對於這個助農取款機的進村,做移動手機銷售的她感受到不小實惠。“以前部分群眾為了買個手機,要到鄉鎮信用社去取錢,然後順路在鄉鎮就買了。”劉貞霞説,有了這個助農取款村村通,她的手機銷售點人氣旺多了,對生意也有了很大幫助。劉貞霞粗略統計,她家安裝的那臺助農取款機每個月交易300筆左右,取款金額在20萬左右。與劉貞霞的助農取款機一樣,印江近400台村村通取款機,讓群眾足不出村就能解決資金需求。

  “我們是做好助農取款點的服務工作。”印江信用聯社辦公室主任譚國強説,信用社主要是為助農取款點送資金和解決技術問題。在譚國強看來,助農取款點改變了過去“背包銀行”的模式,也讓他們有更多精力來服務群眾。譚國強介紹,2012年來,印江自治縣已經在全縣300多個村安裝了誠者信合村村通取款機。據動態監測顯示,今年6月份印江348個助農取款機交易了28933筆,總金額達5012萬餘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