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民族教育發展成就綜述: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

  • 發佈時間:2015-08-18 07: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佘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02年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對民族教育日益重視,投入不斷加大,我國民族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資源配置向民族地區傾斜

  我國有1億多少數民族人口,民族自治地區佔國土總面積的64%。全面提高民族教育的品質和水準承擔著構建中華民族文化基礎、服務民族地區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任。

  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民族教育的重要意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列出專門章節規劃民族教育,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都提出,要重視和加強民族教育發展,資源配置要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

  2002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後投入4000多億元,實施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薄弱學校改造等系列重大工程項目,教育資訊化覆蓋了邊遠民族地區鄉村;中央財政累計向5個自治區下達農村義務教育保障資金519億元,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性經費投入連續保持年均增長20%以上……

  各地也將民族地區教育作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在南疆地區,學前雙語幼兒園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農村初中校舍改造、農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中小學雙語現代遠端教育等重大項目,率先在南疆三地州啟動實施。

  一系列政策把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送到民族地區千家萬戶,有效提升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切實保障了各民族學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

  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如果沒有國家開辦的內地西藏中職班,我可能還在老家務農。”寧波市鄞州職業高級中學西藏班學生扎西曲鄧的老家在西藏昌都,因家庭經濟困難,他初中畢業後便輟學在家務農5年多,直到2011年考上了浙江的內地西藏中職班。3年後,扎西曲鄧又以過硬的技術,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奪得汽修大賽車身修復(鈑金)項目比賽冠軍,並被保送進入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深造。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提升少數民族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為落腳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向5個自治區安排資金21.04億元,支援了576所職業學校建設。

  作為我國第一個西部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2009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每年組織約1萬名藏區學生到川內優質職業學校免費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其中87%以上的學生來自農牧民家庭,實現藏區貧困農牧民學生“零繳費”和“無障礙入學”。

  探索形成人才培養新模式

  為支援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計劃、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計劃、“國培計劃”、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國家級項目重點向民族地區傾斜,有效地促進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師的成長。為加大雙語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國培計劃”向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特別是雙語教師傾斜,“特崗教師”優先保障雙語教師需求。2014年,中央安排0.6億元專項資金,培訓雙語教師1.58萬人次。

  國家還大力發展內地民族班,直接讓民族地區的學生到內地學校接受教育。時至今日,內地民族班已形成了涵蓋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預科教育、本專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內的辦學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的新模式。2013年度“最美鄉村教師”、墨脫縣幫辛鄉完小教師格桑德吉,全國人大代表、“忠誠使命的模範軍官”江勇西繞,北京奧運會火炬手斯朗卓瑪,向雲南地震災區捐贈5噸切糕的“切糕王子”阿迪力·買買提吐熱等,都是內地民族班培養的優秀人才。

  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升、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廣泛開展、雙語教育積極穩步推進、教學品質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民族地區教育所取得的纍纍碩果。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一段時期,民族教育要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結構調整和品質提升為重點,完善普惠政策,採取特惠措施,紮實推進民族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佘 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