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巨頭加盟生鮮電商角逐最後一片藍海 本來生活借本來便利加入“搶食”大軍

  • 發佈時間:2015-08-17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 劉斯會

  最近火爆零售圈和網際網路圈的除了阿里巴巴283億元入股蘇寧外,另一件大事則是京東斥資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眾所週知,永輝超市之所以有“商超黑馬”之稱,除了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外,生鮮業務的高佔比及其帶來的高毛利成為了永輝超市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利器。而此次京東的入股則帶來了二者在生鮮方面合作的想像空間。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預測報告顯示,2013年國內生鮮消費量6.79億噸,2014年全國性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260億元,同比增長100%。而迅速增長的萬億元生鮮市場,電子商務的滲透率僅為0.9%,遠低於3C、服裝、化粧品等品類。因此,有業內人士稱生鮮為電商行業的最後一片藍海。

  然而,生鮮由於其商品的非標準化和短保質期,會帶來巨大的毛利損失和運營難度。生鮮電商們在競爭中如何解決這些痛點,決定了其能否“笑到最後”。

  對此,本來生活網選擇了進軍生鮮O2O,本來生活網創始人喻華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來生活網於今年5月份在北京開展了生鮮O2O項目——本來便利的試點,並結合本來生活網原先不錯的渠道和供應鏈,試圖用眾包模式攜手便利店完善生鮮配送産業鏈。

  生鮮電商巨頭來襲

  8月7日,京東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8月10日,阿里巴巴283億元入股蘇寧;如果説,2012年馬雲王健林在央視1億元的公開豪賭代表一個網際網路與傳統産業對立的二元時代,那麼今年8月份發生的這兩個歷史性事件,將線上線下融合的巨大前景以令人震驚的方式展現出來:一個O2O的新時代呼嘯而來。

  生鮮將是O2O之戰的真正決戰。京東和永輝的合作,側重點在生鮮市場的開拓。有業內人士稱,在京東入股生鮮巨頭永輝超市後,各種模式還將不斷出現,各種資本還將以更大的規模涌入生鮮電商,進入一個狂飆突進的時代,生鮮O2O已然站在了下一個風口上。

  市場的快速膨脹無疑也引來巨頭青睞,公開資訊顯示,京東7000萬美元領投天天果園,亞馬遜公開其生鮮館,蘇寧超市進軍生鮮品類等,順豐優選與嘿客商場整合,美味七七和甫田網被亞馬遜和飛牛網投資。

  此外,今年5月底,沃爾瑪推出自有O2O服務平臺“速購”,在深圳23家大賣場率先試點,商品以時令蔬果、乳製品、冷凍食品等生鮮食品為主。隨即,步步高集團透露,旗下雲猴生鮮獨立App于7月份上線,産品涉及海外直採的牛羊肉、水果、海鮮、奶製品等多個品類。再加上京東對永輝的入股以及接下來生鮮方面的合作猜想,無論巨頭們採取何種方式,生鮮電商這片曾經的藍海正逐步變得硝煙瀰漫。

  生鮮電商發展難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巨頭入場,但目前生鮮電商仍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原因在於生鮮電商依然有諸多問題限制行業發展,比如生鮮標準化、高投入的冷鏈建設、生鮮高損耗以及消費人群習慣的培養。在喻華峰看來,這些問題並非一家企業或幾家企業就可以解決。

  具體來看,生鮮的管理痛點有幾個方面,第一産地供應問題,包括品種不全、供應數量不穩定、品質不穩定。第二供應鏈的問題,包括冷藏車、倉儲、搬運等等都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有調查顯示,生鮮電商在冷鏈方面倉儲不是大的問題,但冷藏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三損耗控制問題,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整體生鮮損耗在18%-20%左右。即使是生鮮超市內,生鮮損耗能控制在3%以內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與高損耗率相比,整個零售業的平均凈利潤只在1%-3%之間。

  也正因為生鮮電商具有如此多的難點,且並非靠一家企業或幾家企業就能解決,才催生了由本來生活網牽頭的生鮮O2O的聯盟。

  喻華峰表示,之所以成立生鮮O2O的聯盟,是因為本來生活網也需要借助各方面的資源解決目前所面臨的難點,比如後端門店的管理、陳列、損耗控制是門店的事,聯盟成員各做各自所擅長的事,生鮮電商的事業才能做起來。

  生鮮電商不同模式介入O2O

  基於目前整個生鮮電商的發展現狀,成立三年多的本來生活網決定進入生鮮O2O模式:於今年5月份在北京開始了生鮮O2O項目——本來便利的試點,用眾包模式攜手便利店完成最後一公里配送,目前在北京合作商家超300家。上線初始與諸多國際品牌KFC、佳沛等進行了深度的市場合作。

  相比本來生活網利用眾包模式解決配送問題,另有生鮮電商如許鮮採用的模式是在社區開規模很小的實體門店,消費者通過選擇離自己最近的提貨點下單並自行提貨。據《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調查了解到的情況,一個許鮮門店往往只有不到10平方米左右,相比順豐嘿客的線下門店更小,而與嘿客不同的是,許鮮不提供免費送貨服務,需要消費者自行到相應門店取貨,嘿客則可以滿足用戶自取與送貨到府雙重服務。

  相比許鮮和順豐嘿客自建社區門店不同,本來生活網的O2O項目本來便利店,採用的模式則完全不相同。

  據本來便利方面介紹,本來便利的模式較其他企業有一些差別,比如京東到家是代購模式,用戶下單,京東到家幫用戶去超市購買,本來便利則參與到供應鏈環節,為便利店供貨,並提供用戶給商家進行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全家便利店中國事業部部長朱宏濤宣佈,全家在中國的1400家便利店將與本來便利進行全方位的合作。而在社區方面,本來便利與萬科、金地等擁有大量優質客群的大型地産物業集團也開始進行前期接觸。

  本來生活網副總裁、本來便利負責人戴山輝表示,本來生活網與全家的合作包括給全家供應生鮮商品;第二本來便利也會促進全家線上和APP交易量的提升。

  短期內不追求盈利

  此次本來生活網重新開拓本來便利項目是為了借生鮮O2O完善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難題。戴山輝表示,生鮮O2O已經進入品質時代,但目前生鮮電商産業鏈的很多環節尚有缺失,甚至最後一公里也沒有相關的配送人員,“過去三年,本來生活網一直在冷鏈技術、設施、倉庫等方面進行持續投入,這是公司為未來進軍生鮮O2O的嘗試”。

  而在選擇店面方面,據本來便利方面介紹,第一最重要的是擁有前店倉儲,本來生活網所賣的東西與便利店自己所賣的東西是要放在一個倉儲空間;第二是能夠進行最後一公里配送,這是本來生活網選擇合作便利店的兩個最核心的要求,在這兩個核心功能之下還需要本來生活網區改造和升級原有店面。

  至於如何吸引便利店與本來生活網合作,據戴山輝介紹,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公司會給便利店直接供貨,解決便利店的採購問題;第二作為本來便利APP可以幫助便利店進行銷售,獲得商品銷售的利潤;第三公司會給合作的便利店提供一定的庫存管理、零售和其他方面的提升。

  儘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生鮮電商大部分仍然處“燒錢階段”,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生鮮電商已超4000家,但其中僅有1%盈利,7%巨虧,88%略虧,4%持平。而在喻華峰看來,目前生鮮電商短期內不需要盈利,“這涉及到用戶習慣的培養,功能的優化、物流摸索和成本的降低等,因此我們短期內不追求盈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