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紀念抗戰勝利華人踴躍行動—— 用和平鐘聲傳遞華人心聲

  • 發佈時間:2015-08-14 10: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在剛剛過去的7月,海內外紀念抗戰勝利活動鋪天蓋地而來。海外華人身在外,卻情係祖國。他們用聲音和行動向世界宣告: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發聲海外,抒發情懷

  “勿忘國恥,珍愛和平”,“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新安保法”,8月11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一隊身著白色紀念衫的華人,手舉條幅,高喊口號。他們穿行街頭,吶喊響徹雲霄。此次由塞爾維亞僑界舉辦的集會遊行吸引了近200名在塞華僑華人、媒體及各界友人參加。

  不久前,在巴西首都聖保羅,華人也表達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情懷。在聖保羅舉辦的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上,93歲的抗戰老兵羅大成講述著抗戰經歷。講到動情處,他幾度哽咽。羅大成告訴年輕人,“要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團結一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一批又一批的熱血華僑青年脫下西裝革履,離開溫馨的家庭,漂洋過海,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他們穿上戎裝,加入抗日救國的行列,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巴西中國退伍軍人聯誼會會長邱先權在會上説道。該協會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

  口口相傳,才見真意。紐西蘭華人王建京選擇寫文章傳遞心聲。“我父親就是在這民族危亡時刻,投身抗日戰場,為抵抗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為中華民族的抗戰事業血灑疆場。”通過紐西蘭中華新聞通訊社這個平臺,王建京表達著對英雄父輩的敬仰之情。

  在這個抗戰紀念季,海外華人喊出了內心最真實的聲音。無論是搖旗吶喊或是娓娓道來,這些形式背後都埋藏著一顆顆溫暖的心。它們為祖國屈辱的歷史而憤懣,為繁榮穩定而自豪,為發展前景而振奮。

  華人捐贈,大愛無限

  博物館成為紀念抗戰活動的一大據點。華人們看準了博物館的宣傳作用,把它做得有聲有色。

  不久前,美國南加州世界廣東同鄉會會長陳燦培向廣州華僑博物館捐贈了409件(套)華僑史料。其中包括1940年美國聯合抗日後援會《救國債券》、《美金義捐收據》等華僑抗戰史料,也有19世紀到20世紀初,美國華僑證件、證章、紀念章、明信片、漫畫、報紙、雜誌、郵票等資料和實物。每件小藏品都是海外華僑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背後充滿故事。捐贈者陳燦陪希望,通過回顧歷史,提高新一代美國華僑華人對抗戰歷史的認識。

  除了將寶貝送給國內博物館,華人們也積極籌建海外博物館。美籍華人方李邦琴在紐約唐人街擁有一座將近1000平方米的建築。今年她決定捐贈這座建築作為抗日戰爭紀念館,于8月15日揭幕。這座建築意義非凡,它是中國內陸以外第一個抗戰紀念館。

  對於抗戰,方李邦琴有著切膚的痛苦記憶。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投入全面抗戰,方李邦琴當時2歲。她記得,5歲那年,3個哥哥決意中斷高中或大學學業,志願從軍。她記得,媽媽拉著哥哥試圖勸阻:“不要去,不要去……”她記得,抗戰時期最響亮口號之一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在籌建過程中,文物捐贈工作也在持續進行。華人們慷慨地拿出自己收藏多年的寶貝,捐贈給這座特殊的博物館,其中包括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捐贈的戰時文物。

  鐫刻歷史,時刻警惕

  8月11日上午,柏林上空回蕩著低沉的鐘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此時耳邊響起了《義勇軍進行曲》。在德國首都柏林也舉辦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

  這口鐘名為“波茨坦和平鐘”,是華僑華人集資建造的。鐘身刻有中、英、德3種語言刻著銘文。當鐘聲響起,人們聽到和平的聲音。真相如鐘永存,和平如鐘永固。這聲音告訴我們,違反《波茨坦公告》的行為不得人心。

  1945年7月17日,英、美、中3國首腦和外長在柏林西南波茨坦舉行會議。會議期間,3國首腦討論了結束對日作戰的條件和有關對日本戰後處置的方針,並通過一項由美、英、中3國代表簽署的決議,即《波茨坦公告》。

  “‘我們的近鄰’應以德國為榜樣,對自己給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戰爭災難和創傷進行深刻反省,以實際行動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真正走和平之路。”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會上説。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在會上表示,我們要加倍珍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帶來的長久和平。然而70年後的今天,隨著歷史的漸漸遠去,有的國家忘記了傷痛,出現了否定歷史、美化侵略、企圖為軍國主義分子翻案的逆流,這值得引起愛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