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東金融業增加值創歷史紀錄

  • 發佈時間:2015-08-14 07:00:1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廣東“金融創新工作年”。隨著廣州南沙金融創新15條落地,廣東自貿試驗區獲批啟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快速提升,並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日前,廣東省金融辦主任劉文通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此概況廣東金融“半年報”。他指出,上半年廣東金融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金融業增加值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截至今年6月底,金融業增加值為2647.65億元,同比增長23%,佔GDP比重達到7.67%。

  同時,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步伐加快,廣東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提速,農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進展順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成績顯著,金融、科技、産業融合創新發展、金融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新局面。

  總體來看,上半年廣東金融資源配置能力更加強大,金融與經濟協同發展效果更加明顯,金融對經濟社會的牽引和支撐功能更加凸顯,金融産業已經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實習生 鄧迪斯 吳一帆

  策劃 謝美琴 何勇榮

  “做加法”

  加快金融創新

  試點股權眾籌搶佔新高地

  近年來,廣東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理財、P2P網路借貸、股權眾籌等網際網路金融業態迅猛發展,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

  在今年6月舉辦的第四屆金交會上,“金融眾創空間”內實物展示的3D列印私人定制耳機,憑藉著産品的獨特性與創新性,吸引了各界關注。

  “回國之前根本沒想過項目推廣會如此順利,正是青創板幫助我們大大降低了創業成本。”時至今日,帶著核心3D列印技術回國創業的桂培炎,在回想起公司的成長歷程時仍十分激動。

  桂培炎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青創板掛牌後,不僅在蘿崗眾創空間落戶安家,還獲得了創業輔導及“導師一對一”幫扶,並通過青創板的融資路演及股權眾籌服務,獲得多家天使投資機構的青睞,並與廣州凱得創投簽署投資意向200萬元。

  不僅僅是桂培炎創業團隊的項目,今年以來,像樂窩客、欣緯科技、肽然生物、迅睿科技這樣的創新創業項目也正在通過廣州股權交易中心,與投資機構進行接洽。據悉,目前已達成投資意向融資金額約2675萬元。

  事實上,廣東以創新金融發展模式為抓手,通過促進金融、科技、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去年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創新推出了青創板,為創業青年提供創業孵化、投融資對接等一條龍服務。運作一年來,已累計上板項目633項,覆蓋了全國16個省市和地區。

  與此同時,就在一個月前,《廣東省網際網路股權眾籌試點工作方案》也已在全國搶先落地。通過開展試點,廣東有望帶動一批新的平臺發展,形成具有特色的經營模式,並進而打造成為國內網際網路股權眾籌發展的新高地。

  作為集聚創新活力和增長潛力的新興業態,網際網路金融無疑是新時期廣東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廣東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理財、P2P網路借貸、股權眾籌等網際網路金融業態迅猛發展,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截至6月末,全省P2P網貸平臺已有392家,貸款餘額494億元,佔到全國近1/4。股權眾籌平臺30家,佔全國的30.6%。

  加快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

  創業板上市公司居全國首位

  上半年,廣東已有420家境內上市公司。其中,中小企業板上市170家、創業板上市99家

  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廣東推動企業改制上市一直“憋著股勁”。上半年,廣東已有420家境內上市公司。其中,中小企業板上市170家、創業板上市99家,均居全國首位。是新時期金融改革核心任務,同時也是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的重要手段。

  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曾指出,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把推動資本市場包括新三板市場的發展,作為推動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的重要著力點。近年來,從舉辦推動企業上市培訓班,培育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強化政府對企業改制上市的服務等。

  同時,在推動“新三板”融資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方面也是不遺餘力。記者了解到,到今年上半年,廣東累計有292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其中僅今年就新增了近五成。

  對於未來廣東新三板市場的發展,陳雲賢寄予厚望:“如果廣東、佛山、深圳OTC能有效地與新三板市場對接,新三板市場可能進一步成為全國性的大市場,那麼新三板企業的上市價值將有可能超過A股”。

  另外,還有9483家企業通過在省內三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註冊掛牌,累計獲得融資近24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廣東轄區內已設立的PE、VC、創投、産業基金等也已有了約上萬億元規模。

  加快自貿區金融創新

  金融企業加速集聚

  截至6月底,前海、南沙、橫琴新區內已經分別集聚了各類金融和類金融企業18848家、200家及1109家

  廣東自貿區的獲批,不僅意味著廣東金融改革創新迎來了絕佳歷史機遇,對於自貿區內的企業和居民而言,它也意味著更多的政策便利與優惠可以被分享。

  4月21日,就在廣東自貿區正式掛牌當天,廣州南沙海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曾慶中,一早就來到了南沙新區的中國銀行自貿區支行辦理跨境貸款。“為了支援公司在自貿區內的發展計劃,我們還需要一筆大額的貸款,來填補公司資金缺口。”曾慶中告訴記者,“我們最盼望的政策,就是能從境外獲得低成本的資金,這可比同期人民幣貸款利率低很多呢。”此後,曾慶中也順利獲得了由境外中國銀行匈牙利分行為其發放的1億元貸款。該筆一年期的貸款利率比基準下浮了13%。

  政策紅利還不僅如此。7月13日,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發佈《廣東南沙、橫琴新區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管理暫行辦法》,自此,包括前海在內的廣東自貿區三個片區跨境人民幣貸款政策也實現了同步。而這就意味著,在前海、南沙、橫琴新區內註冊的企業或落戶項目,都有機會從港澳地區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用於區內生産經營、區外及境外項目建設,而不再需要申請專項外債額度。

  來自廣東銀監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南沙、橫琴銀行營業網點已達140余個,對區內授信餘額超過700億元,撬動了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的基建、文化旅遊等多個項目。截至6月,廣東省已累計完成跨境人民幣業務量超1.38萬億元,同比增4.1%,繼續領跑全國。

  此外,就廣東經驗而言,吸引各類創新型金融機構,特別是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進駐自貿區,建設富有創新力的法人金融機構生態圈,也是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的重點內容。截至6月底,前海、南沙、橫琴新區已經分別集聚了各類金融和類金融企業18848家、200家及1109家。金融類企業加速集聚,為三地金融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做減法”

  專項整治非法集資

  不斷降低金融風險

  開展了一系列非法集資問題專項整治和涉眾型金融不穩定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妥善處置了個別農合機構的風險問題

  在做好金融改革創新“加法”的同時,上半年廣東還在積極“做減法”。在防範金融風險、提升金融生態環境方面,廣東開展了一系列非法集資問題專項整治和涉眾型金融不穩定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妥善處置了個別農合機構的風險問題。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省查處非法集資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21.7%。

  當前,非法集資形勢嚴峻,案件高位攀升,大案要案頻發。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非法集資案發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等大幅上升,同比增長兩倍左右,均已達到歷年峰值。

  據廣東省金融辦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非法集資的重點發案領域主要集中在投資理財、P2P網路借貸以及房地産、建築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來P2P網路借貸機構野蠻生長,由於缺乏相應法律定位、政策標準和行業規則,市場主體魚龍混雜,非法集資案件大量爆發,風險迅速蔓延。

  “此類案件有一些是以P2P為名行集資詐騙之實,另有一些則是從傳統民間借貸、資金掮客演化而來,以開展P2P業務為噱頭,主要從事線下資金仲介業務,開展大量不規範的借貸、集資業務,極易碰觸非法集資底線。”上述人士表示。

  對此,廣東省金融辦也表示,下一步廣東將繼續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推動地方金融活動和金融機構歸口管理,在監管職責範圍內制定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並建立完善地方金融穩定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金融風險處置協調機制。

  ■專家視點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

  科技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正加快發展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認為,今年上半年廣東省金融産業發展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金融組織機構的積極調整,以及科技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

  今年2月,廣東“1號文”《關於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正式下發,為全省發力科技創新拉開了大幕。與此同時,以創新金融發展模式為抓手,促進金融、科技、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攻堅戰”也已悄然打響。

  “科技金融是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中央提出發展創新型國家,帶動了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出現。”林江表示,有了政府鼓勵,再加上創投、風投公司的支援,就為那些以科技創新為依託的創業者提供了發展壯大的可能。“今年上半年,廣東的科技金融産業就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林江認為,科技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密不可分。“眾籌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一種,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大眾的關注,政府的引導和眾籌模式內部的優化將會為其打開更廣闊的空間。而網際網路金融又會為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支援。”林江表示。

  正如其所言,如今,以騰訊、平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正在蓬勃發展,在“網際網路+”背景下,金融、科技、産業也得到快速融合;加之物流行業的支援,線上線下對接的“物聯網”大平臺也已逐步成型。這既是廣東金融産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更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

  與此同時,在林江看來,以粵港澳金融合作為主導的自貿區發展也是上半年廣東金融工作的重點。粵港澳為網際網路金融和科技金融的融合提供良好的平臺,是很好的加速器,而兩者交互發展也能為粵港澳三地提供更多的資金、技術支援。“自貿區、網際網路金融和科技金融三者就是推動廣東金融産業發展的絕佳平臺,廣東未來要走好這盤大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