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孫寶貴:九成以上先心病能治愈

  • 發佈時間:2015-08-13 02:31: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訪專家介紹:孫寶貴,1955年3月出生,黑龍江人,2001年8月加入致公黨,美國留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致公黨上海市委常委。2000年聘為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後續聘為上海交通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也是汕頭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2015年任上海遠大心胸醫院終身院長。

  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已連續10年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據了解,我國每年新增的先心病患兒有15—20萬例,但每年開展的先心病介入和外科手術僅6—7萬例,比例不及一半。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早期症狀輕微,家長不知道有病,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往往病情已經進入晚期,失去手術機會;二是雖然診斷出了先心病,卻任憑疾病發展,到了十幾歲變成難治之症,到了幾十歲變成了不治之症。

  對於第一個問題,上海遠大心胸醫院終身院長孫寶貴教授提醒,先心病患兒其實“有跡可循”。

  大多數先心病患兒早在嬰兒期就可能出現與正常嬰兒不同的異常表現,如嬰兒在安靜狀態下出氣粗,呼吸增快每分鐘可達40—60次,口的周圍發青,面色蒼白,特別在哭鬧和吃奶時以上症狀更加嚴重,常常吃幾口奶就停下來喘氣;患兒生長髮育落後於同齡小兒,又瘦又小,不僅活動量受到限制,活動後也易感疲勞。

  以上這些症狀的出現是因為心臟血管畸形造成肺血量增多的緣故。

  還有一部分小兒生後逐漸出現紫紺,這是由於心血管畸形造成血液中含氧量過低,家長會發現患兒口唇、手指、腳趾發紺(青紫)而且指、趾末端變寬、變厚形似鼓槌。

  當患兒逐漸長大開始行走時,常有行走數步後就喜歡蹲下休息,或常取蹲踞位和小朋友交談的現象,這些都是有診斷價值的線索。做為父母,應該認真觀察。

  對於第二個問題,孫寶貴教授則給出了特別明確的回答,“對先心病患兒來説,最佳的治療時期是兩歲前,部分病人在2—6個月前這個階段手術成功率高、效果好。如果治療時機得當,90%以上的先心病患兒可通過手術治療痊癒。”

  對先心病的孩子們來説,跟所有的心臟病人一樣,生命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在生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醫生心裏應該承載更重的責任,那就是病人今後的生活品質。“一開胸,鋸骨,撐上鋼片,留下20多釐米長的疤,特別對先心病的孩子來説,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關係到結婚、生孩子,一輩子都要貼著這張心臟病人的標簽,我見過很多孩子,因為這變得孤僻、自閉,或者因為這婚姻告吹的。我就想著,怎麼能讓他們不帶這個標簽。”孫寶貴説。

  事實上,治療只是對付已發疾病的一個基本手段,如何有效地預防和降低“先心病”的發生率顯得更為關鍵。“實際上,嚴重的‘先心病’在孕期16周就可通過産檢發現,通常産檢的最佳時機是20—28周,規範産檢的話可以排除70%—85%的先心病。”孫寶貴教授指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