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根廷大選初選結束 角逐總統寶座三大熱門人選出爐

  • 發佈時間:2015-08-12 14:21:00  來源:國際線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獨臂省長”、財團大佬和“少壯派”政治精英 角逐阿根廷總統寶座的三大熱門人選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孫宇):阿根廷全國大選初選投票9日結束,六個黨派推舉的總統候選人獲得參選資格。在10日淩晨對超過97%選票進行統計後,執政黨聯盟“勝利陣線”候選人達尼爾·肖利以38.42%的得票率高票勝出。反對黨兩大熱門總統人選-“共和國方案黨”候選人毛裏西奧·馬克裏和“革新陣線”候選人賽爾西奧·馬薩,分別以24.26%和14.22%的支援率緊隨肖利之後。而排名第四的“進步陣線”候選人斯托爾比策得票率僅為3.5%。因此,輿論普遍認為,阿根廷下任總統將毫無懸念地從肖利、馬克裏和馬薩三人中決出。

  “獨臂省長”家喻戶曉 前妻引領阿根廷時尚圈

  提起肖利在阿根廷可謂家喻戶曉得。不僅僅是因為他曾經當過已故總統基什內爾麾下的副總統和身擔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省長之職,更重要的原因是肖利昔日曾是國際知名的快艇運動員,八次代表阿根廷參加國際比賽,獲得過世界摩托艇錦賽亞軍,是阿根廷最著名的體育明星之一。1989年,肖利在訓練時遭遇事故失去右臂,但他仍未放棄比賽。一直到1997年40歲時才退役。轉而專心從事商業經營和投身政治活動,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肖利傳奇經歷不僅讓其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支援率,也讓他在商界和政界如魚得水。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肖利創建的以其姓氏命名的電器連鎖集團是阿根廷知名企業。同時,他先是兩次連任國會議員,後擔任過體育和旅遊部部長、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和省長等職,在商政兩界都積累了廣泛的人脈。

  肖利是阿根廷執政黨聯盟中主導政治派別正義黨成員。正義黨又稱庇隆黨,以推動發展民粹主義和“第三條道路”著稱。從2003年起,阿根廷政府開始由同為正義黨的基什內爾和其妻子、現任總統克裏斯蒂娜輪流執政。這讓屬於中左翼的“基什內爾派”成為近12年來正義黨中最有實力派別。而肖利也正是基什內爾當年參選總統時的競選搭檔。輿論一直評價稱,肖利是基什內爾夫婦的“鐵桿隨從”,甚至有媒體諷刺肖利甘當“傀儡”,為克裏斯蒂娜“垂簾聽政”創造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肖利前妻卡麗娜比他小10歲,是阿根廷著名時裝模特,一直以來都在本國的時尚圈呼風喚雨,創立有自己的時裝品牌,並擔任多個扶助貧困人口和推動婦女兒童福利的社會公益組織負責人。儘管兩人于1998年結束了持續13年的婚姻關係,但隨著肖利仕途舒暢,卡麗娜轉而開始全力支援前夫。目前,兩人是公開同居關係。這在同居盛行的阿根廷並未引起社會非議,反而贏得了不少年輕人的支援。卡麗娜的優雅氣質和社會影響力,以及不遺餘力從事公益活動的行為,為肖利獲得了更多民望。

  出身普通中産階級家庭的肖利對中産階級生存狀態有深入體會,加之代表推行高福利政策的執政黨聯盟,讓其獲得了中産和中下層民眾的廣泛擁護。

  阿根廷第二大財團掌門人 壟斷國內諸多行業

  儘管馬克裏與肖利同為50後,但與出身中産階層家庭的肖利不同,馬克裏家族是阿根廷最著名的豪門之一。馬克裏的父親是義大利移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白手起家,憑藉與軍政府的特殊關係,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目前,馬克裏財團是拉美最大的私人企業之一和阿根廷第二大財團,壟斷了阿根廷汽車製造、運輸、建築、電信、郵政、垃圾處理等多個行業。

  馬克裏畢業于工程技術專業,先後在阿根廷多家汽車、建築、運輸等大型公司以及花旗銀行工作,擁有豐富的金融管理和資本操作經驗。上世紀90年代初,馬克裏曾遭遇綁架12天,在交付600萬美元贖金後被釋放。該綁架案最終被證實為阿根廷聯邦警察中的一個腐敗小團體所為。從此,馬克裏開始利用雄厚的財力走上從政道路,並投身反對派的行列。

  為了儘快擴大自己的社會威望,1995年,馬克裏購買下了阿根廷著名的博卡青年足球俱樂部並任主席。在其任內,博卡隊取得了歷史上最好成績。八年內獲得了6次國內聯賽冠軍和11個國際賽事冠軍。憑藉阿根廷人對足球的熱情,馬克裏在掌管博卡期間,創建了屬中右翼的“共和國方案黨”,當選國會議員。2007年更是當選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市長,並於2011年獲得連任。因為要參選總統,馬克裏放棄了新一屆首都市長的選舉,轉而全力支援其麾下助手參加市政選舉。今年7月,“共和國方案黨”候選人拉萊塔接任前輩馬克裏當選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市長。

  “我們一同改變!”是馬克裏一直推行的政治口號。他主張發展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固有和現行經濟模式,推動多元化對外政策。這些理念受到了目前飽受現行外匯管制與進出口限制等政策之苦的阿根廷企業界人士和中上階層的支援。

  在其擔任首都市長期間,全力推行市政工程建設,斥鉅資維修歷史古跡、修理道理、拓展環城高速公路、翻新地鐵和城際鐵路等公共交通網路、推動文化活動、改善教育實施、提高民眾福利、實現城市智慧化發展等等。這些舉措不僅讓馬克裏獲得首都市民的讚譽,也讓其政黨贏得了首都選民的支援。這對馬克裏參選總統至關重要,因為阿根廷人口約4100萬,今年的登記選民超過3200萬,其中首都選民數量為670萬。因此,哪位總統候選人贏得了首都選民,就將掌控全國近20%的支援票。

  36歲擔任內閣首席部長 大學肄業的70後“少壯派”

  1972年出生的馬薩來自一個屬於阿根廷中上階層的義大利移民家庭。據説,馬薩自幼就理想遠大。在小學期間就曾對全班同學表示自己要當總統。他于中學時期便開始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二十歲出頭就擔任了阿根廷保守黨“民主中心聯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青年團副主席,很快又被提升為主席。過多的政治活動讓馬薩成績下滑。在勉強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後,他一邊從政一邊學習法律專業,但最終未能通過畢業考試,也未能獲得律師資格。

  大學肄業沒能影響馬薩從政的決心。上世紀九十年代,梅內姆政府執政初期,阿根廷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馬薩因此轉投到執政的正義黨門下,先後在內政部和社會發展部任職。

  2001年,馬薩迎娶比自己小3歲的瑪雷納·加爾馬利尼為妻。瑪雷納的父母均是阿根廷政壇重量級人物。其母是國會議員,父親是梅內姆政府體育部部長,也是後來的杜阿爾德總統的私人顧問。醫生出身的瑪雷納本人也是知名的政治活動家。18歲加入正義黨,23歲擔任梅內姆政府青年事務副國務秘書。這一聯姻被外界認為是馬薩政治仕途平布青雲的開端。婚後,30歲薩當選提格雷市市長,並成為當地足球俱樂部的主席。期間,馬薩還重新回到大學深造,最終獲得了律師資格。2002年被杜阿爾德總統任命為國家社保局局長。2005年當選國會議員。2007年,馬薩獲得連任提格雷市市長。

  2008年7月,因提高農産品出口關稅決議造國會否決,克裏斯蒂娜政府內閣首席部長費爾南德斯被迫辭職,36歲的馬薩接替了該職務,成為近20年來最年輕首席內閣部長。而由於2009年中期選舉,執政黨聯盟落敗,馬薩被迫辭職。

  2010年,馬薩開始創建自己的政治力量,創立“市長聯盟”,以此為基礎于2013年組建了由8個黨派組成“革新陣線”,並在當年的議會中期選舉中異軍突起,擊敗執政的“勝利陣線”,贏得了全國最大選區-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多數席位。

  馬薩是正義黨內新興的“少壯派”,主張社會公平,改革限行經濟政策、抑制通貨膨脹、完善勞工保障和所得稅制度、激勵中小企業發展、協調同行業和區域間的競爭、推動司法改革、打擊和預防犯罪、提高教育品質等。這讓馬薩贏得人數眾多的中下階層選民的支援。儘管與肖利一樣,也屬於正義黨中左翼派別,但馬薩主張徹底改革“基什內爾派”持續多年的經濟政策,成立一個不偏袒社會任何階層的政府,而非延續民粹主義和推行改良政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