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再進一步
- 發佈時間:2015-08-12 05:38:5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優化做市商報價,有利於提高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擴大市場匯率的實際運作空間,更好地發揮匯率對外匯供求的調節作用。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
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2298元,創2013年4月25日來新低。
此次調整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為何在此時進行調整?是否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表現過強有關?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又有何安排?
校正過強的人民幣匯率
“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作為基準匯率,對於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市場匯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鋻於我國貨物貿易繼續保持較大順差,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相對於全球多種貨幣表現較強,與市場預期出現一定偏離。因此,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應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
那麼,當前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是如何形成的呢?每日開盤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會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之後,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就能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
去年3月,央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此次再度調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
從國際環境來看,此時進行調整也尤為必要。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複雜,美國經濟處在復蘇過程中,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年內加息,導致美元繼續走強,歐元和日元趨弱,一些新興經濟體和大宗商品生産國貨幣貶值,國際資本流動波動加大,這一複雜局面形成了新的挑戰。
當前我國外匯市場健康發展,金融機構自主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增強,人民幣匯率預期分化,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的條件趨於成熟。“優化做市商報價,有利於提高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擴大市場匯率的實際運作空間,更好地發揮匯率對外匯供求的調節作用。”央行新聞發言人説。
“貶值2%”為一次性校正
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與8月10日中間價出現了接近2%的變化。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2298元,與8月10日中間價出現了接近2%的貶值,創2013年4月25日來新低。
這一現象與兩方面因素有關。央行新聞發言人認為,一是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報價後,做市商參考上日收盤匯率報價,過去中間價與市場匯率的點差得到一次性校正。二是近日公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金融數據使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做市商更多關注市場供求的變化。8月11日,中間價報價在上日收盤匯率6.2097元的基礎上出現約200個基點的貶值。
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後,市場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與磨合。人民銀行將密切監測市場,穩定市場預期,確保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的有序完善。
人民幣匯改將繼續深化
此次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也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
下一步,央行將加快外匯市場發展,豐富外匯産品。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延長外匯交易時間,引入合格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
同時,還將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央行新聞發言人強調,在當前跨境資本流動的複雜國際形勢下,人民銀行、外匯局將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要求,切實防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對銀行跨境本外幣業務進行合規經營專項檢查,強化銀行內部管控和外部監管;運用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逃稅等有效措施,嚴厲處罰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行為,保證資本流動合規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