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珠寶之都”:城市名片越來越靚

  • 發佈時間:2015-08-12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到保山,人們一定會想到南紅瑪瑙,正所謂“靈山秀水出奇玉”,除了瑪瑙外,保山的另外兩寶翡翠、黃龍玉也早已名揚海內外。

  史書記載:玉出雲南,其實玉出永昌、玉出騰越。早在明清時期,永昌出産的赤玉(南紅瑪瑙)就大量進貢朝廷,一珠難求。600多年前,騰衝人又在通往南亞的南方絲綢古道上發現了翡翠,並開開採加工之先河,將翡翠賣到了全世界,成為東南亞珠寶玉石集散地、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幾百年的積累,騰衝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玉都”,溫潤美玉的浸潤,多元文化的融合,不僅讓這座邊陲縣城散發著別樣光彩,也成就了諸如和順這樣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魅力重鎮。玉石加工業、翡翠集散地的繁榮,讓這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美麗小城珠寶薈萃、流光溢彩,數千家珠寶店鱗次櫛比,各色玉石、翡翠雕件飾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藏在深山人不知,一朝出閨天下聞”——用它來形容龍陵的黃龍玉一點不為過。2000年前後,一種名為“雲南黃蠟石”的奇特玉石在龍陵蘇帕河一帶被發現並大量開採,這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後,被發現的最優質玉種。因其主色調為黃色,又産于龍陵,這種通體透明、質如蠟蜜、堅勁耐久的新玉種被有關機構正式命名為“黃龍玉”。2006年,黃龍玉被政府定為國家稀有資源。曾經“瘋狂的石頭”開始被保護和有序開採。“黃如金、紅如血、白如冰、烏如墨”的黃龍玉,因其質地溫潤,成為玉石雕件的最佳石材,小城龍陵,由此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上千家黃龍玉經營戶鱗次櫛比,各種美輪美奐的黃龍玉雕工藝品、飾品琳瑯滿目。黃龍玉礦石公盤交易中心每天人群熙攘、人潮涌動。如今,“龍陵黃龍玉雕”已成為全國知名旅遊品牌,深受珠寶玉石界商家、玩家、藏者及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龍陵也成為全國最大的黃龍玉加工、批發、交易中心,成為“雲南省黃龍玉賞石之鄉”。

  被稱為“東方七寶之一”的南紅瑪瑙,是我國獨有的瑪瑙品種,因色彩艷麗、質地細膩,名冠瑪瑙之首,是藏傳佛教中神秘的吉祥聖物。早在明清時期,永昌(保山古稱)出産的赤玉(南紅瑪瑙)就大量進貢朝廷,一珠難求。清乾隆年間開採枯竭,從此淡出人們視線。近年來,在保山市隆陽區楊柳鄉一帶再次發現礦脈,稀世之珍,南紅歸來,古玩界、淘寶者紛至遝來,保山蘭花村、農民街、板橋沙壩街等多個瑪瑙市場交易火爆,大小加工經營戶多達數百家。柿子紅、硃砂紅、玫瑰紅……這些南紅瑪瑙中的上乘色品,成為珠寶藝術市場和古玩市場中炙手可熱的珍品。“保山尋寶,保山淘寶”已經成為保山旅遊的一個重要品牌,成為“珠寶之都”的別樣之旅。

  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歷史文化積澱讓保山自古便有珠寶交易,同時,地處中國西南邊疆的保山,具有通往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便利區位優勢,毗鄰的緬甸盛産翡翠、紅寶石、樹化玉;寮國、斯里蘭卡盛産藍寶,泰國盛産珍珠,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直接造就了保山珠寶的産業優勢,形成了集貿易、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保山珠寶文化走廊,實現了珠寶産業的規模化和規範化經營。從事珠寶加工和銷售的商家眾多,且珠寶交易的品種已不僅僅局限于翡翠,還有各色寶石、瑪瑙、水晶、金銀首飾、優質木雕、各種奇石等等,可以説應有盡有。

  近年來,借助良好的産業基礎,保山市著力加大珠寶産業發展力度,高起點編制産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引導,積極培育市場;加大珠寶市場的誠信建設,維護“騰越翡翠無假貨”的信譽品牌;加大産業投入,建設綜合珠寶加工、交易中心和購物商場,引進和培育珠寶加工和行銷人才。

  目前,以翡翠、黃龍玉、南紅瑪瑙等珠寶購物為主的休閒商貿業日漸成熟,騰衝翡翠交易中心、騰越商貿城、騰越翡翠城、荷花雨傘玉雕市場、龍陵黃龍玉交易中心、隆陽偉業珠寶城等專業市場相繼建成使用。一批批有文化、有謀略、誠信的珠寶商家落戶保山,利用邊城資源和旅遊這個載體,使珠寶銷售和旅遊齊頭並進。良性的發展模式、壯大的産業規模以及逐步繁榮的市場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雕刻技師乾脆遷到保山發展,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珠寶商和遊客紛至遝來,使得保山正逐漸成為名副其實的“珠寶之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