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品牌機遇:強弱的天平開始傾斜?

  • 發佈時間:2015-08-11 16: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濕熱的伏天裏,中國汽車市場卻颳起了一股寒潮: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汽車産銷分別為1209.5萬輛和1185.03萬輛,同比增長2.6%和1.4%,預計全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遠遠低於今年初預測的7%的增長,整個車市全面進入“微增長”的新常態。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市場首次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以大眾、通用為首的合資品牌,普遍呈負增長,而東風風神、吉利、長安、長城等自主品牌,則增勢強勁,增勢遠遠不僅是2位數那麼簡單。這是否意味著,勝利的天平已開始傾斜?

  萬萬沒想到 強弱之勢瞬間逆轉

  對大眾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琛-海茲曼來説,近期很多事情“萬萬沒想到”,包括大眾率先掀起價格戰收效甚微,以及2015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銷售同比下降了4%,核心品牌的銷售甚至下降了6.7%。

  大眾只是在華合資品牌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從2015年上半年的銷量情況來看,合資品牌的表現有點“哀鴻遍野”。除日係逆市增長外,德係、美係和韓係品牌銷量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滑坡。上海通用同比下降4.14%,北京現代下降了7.7%。

  另外一個“萬萬沒想到”的是,自主品牌上半年的出色表現,成為整個“微增長”車市的一抹亮色。東風風神同比增長41.7%,是整個車市增幅的近30倍;吉利增幅同樣高達35%,而長城與長安增幅也在20%以上;增幅比較慢的比亞迪,也實現了9%的增長。得益於次此,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佔率同比提高3.54個百分點。

  上牌量數據作為終端銷售市場的真實體現也如實地反映了這一情況。據統計,上半年汽車行業上牌858.1萬台,同比提升10.8%;自主品牌上牌量為258.1萬台,同比增長28.4%,是行業增幅的3倍。其中,東風風神作為增速最強勁車企之一,以高達36.8%的增幅領跑。

  對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車市而言,合資品牌整體下滑、自主整體向上的態勢,出現的並不多。這次釋放的信號,是否是拐點的開始?又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種局面?

  勝利的天平 用戶才是唯一的砝碼

  分析上半年的車市銷量結構,不難發現,SUV與MPV市場的高速增長,是本次自主品牌市場與品牌向上的最大功臣之一。

  數據顯示,上半年轎車産銷590.87萬輛和578.93萬輛,産銷同比下降分別為4.39%和5.89%,轎車産銷整體下行;而SUV、MPV則截然相反,分別銷售266.12萬輛和101.63萬輛,實現同比增長45.9%和15.3%,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

  此消彼長之下,長期以來一直在轎車領域佔據優勢的合資品牌出現下滑,已成必然;而對力圖在SUV、MPV市場突圍並逐步佔據主場優勢的自主品牌而言,向上同樣也是必然。以東風風神為例,超過40%的增長,主要歸功於2014年年底上市的AX7。憑藉不輸于合資産品的實力,該車迅速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目前已在10萬元以上的自主SUV中位居第五位,同時在湖北、青海、海南等多個區域市場已超過哈弗H6、長安CS75等沙場老將,在個別城市甚至還獲得全車型銷量第一的桂冠,表現非常搶眼。

  上述的數據,更深遠的意義在於,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已經在不經意間發生了變化,鍾情于SUV,同時消費更加理性。自主品牌在研發水準、製造工藝方面的多年追趕,以及非常厚道的誠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感受到並被認可。打開各大門戶的口碑榜,這一點很容易發現。

  歸根結底,本次自主品牌的出色表現,主要是源於夾縫中生存的差異化戰略,以及對市場格局與用戶的需求的深入把握。同時,以SUV、MPV市場的優勢為依託,自主品牌的優勢在下半年及未來將進一步擴大,進而影響未來市場競爭的勝利天平。拐點,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

  下半年,車市將走向何方?可以預計的是,SUV、MPV的需求將進一步釋放。而自主品牌下半年將有40多款新車上市,其中SUV超過20款,有望繼續鞏固在SUV市場優勢,並成為推動市場與品牌向上的核心驅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