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族服飾傳承如何走出“無知而無望”的怪圈?

  • 發佈時間:2015-08-11 15:2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有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調侃漢服表演者是“洗浴中心出來的”,後有影視明星“一襲漢服演繹華夏文明”微網志引熱議。近日,網上網下有關漢服演繹的“口水仗”可謂打得不亦樂乎——“演員不懂常識可以理解”“漢服復興不能指望明星效應”……

  以漢服為代表的民族服飾傳承,究竟如何走出“無知而無望”的怪圈?

  “與子同袍”——一群玩“COS”的“蛇精病”?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一句《詩經·無衣》,寄託了許多漢服愛好者的心聲。以“80後”“90後”為生力軍,有這樣一群互稱“同袍”的年輕人,在網際網路“地球村”中孕育成長,卻也深諳“民族的才是獨特的”道理。

  “我當初創立漢服社,就是希望通過漢服的美,喚醒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欣賞和親近。”上海大學重華漢服社創始人曹懿蓉説。然而,當身著傳統服飾行走在大街小巷時,卻往往面臨著“無人賞識”的尷尬。

  “我們穿齊胸襦裙出去,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韓服或和服。還有人則以為我們是一群整天玩‘cosplay’的‘蛇精病’(神經病的諧音)……”漢服愛好者“正版慕藍藍”吐槽説。

  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創始人姚淵,2006年在校期間就創立了漢服社。“我們穿著漢服走上街,時常被認為是‘拍戲的’,要不就被理解為‘炒作’或‘嘩眾取寵’。”

  有一年上巳節,漢未央社團在公園著漢服舉辦“曲水流觴”詩賦會,引來不少圍觀和騷動,差點被保安帶走。姚淵説,這些誤解深深刺痛了他,也讓他深刻意識到推廣民族服飾文化需要時間和過程,更需要融入人們的當代生活。

  “長袖善舞”“鐵甲鏘鏘”——穿民族服飾的自豪感哪去了?

  記者調查發現,漢服復興的問題一直在爭議中前行。而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也正面臨著傳統服飾到底“穿與不穿”、到底該“怎麼穿”的難題。

  復旦大學民俗學教授鄭土有説,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傳統服飾一直是許多少數民族歷史記憶、審美認知和族群識別的重要載體。與本民族的歌謠、史詩、繪畫等形式結合,具有豐富的藝術研究價值。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社會等評價標準的差異,一些地區的人們對本民族服飾的認同感出現了游離。

  “穿著自己民族服飾上街,別人會另眼相看,感覺怪怪的。我們現在只在節假日或重要慶典場合穿。”哈薩克族姑娘巴地努爾·吾吐汗説。

  “我們民族的一些史實、習俗和遷徙路線,都隱含在傳統服飾中,但如今很多年輕人對此不感興趣,他們習慣了穿‘淘寶’、用‘京東’。”貴州省臺江縣苗族刺繡能手劉秀英説。

  上海大學民俗學研究專家黃景春認為,許多民族服飾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中斷,所以顯得與時代有所脫節。“但是,在今天人們穿著的日常服飾中,仍然保留了許多經典的民族服飾元素。比如漢服的祥雲扣,苗服的江河紋,這也是一種歷史和審美傳承的體現。”

  “現在主要還是依靠一些民間力量在推動。雖然沒有政策支援,但是我們會聯合文明辦、電視臺等機構,將民族傳統服飾融合進更多主題活動中。”漢服愛好者、杭州市余杭區委宣傳部宣傳科科長唐文薇説。

  文化創意産業或提供傳承新契機?

  “説到底,民族服飾的傳承是內化于傳統禮儀的。”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蔣玉秋認為,因此,如何復興優秀傳統禮儀規範、提升民族自我認同感,或是民族服飾傳承的關鍵。

  2010年,“漢未央”作為民間青年自組織群體的代表之一走上了世博會的舞臺。姚淵説,隨著中央到地方對優秀傳統文化復興所展現出來的強大號召與政策導向,民族文化産業的市場與消費群體也將日益展現蓬勃生命力。

  2014年,北京服裝學院負責具體組織實施APEC會議領導人服飾的設計、製作工作。從成衣來看,立領、對開襟、提花萬字紋、海水江崖紋、宋錦布料、雙宮緞布料等傳統元素,既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又讓中國服飾走向了世界。

  更多的漢服商家,開始積極尋求文化産業的“跨領域”合作。“往年,購買漢服的主要是18至28歲的姑娘。但近兩年開始,各個年齡層的顧客都呈現井噴式增長。還有一些外國遊客也委託國內朋友訂購漢服等民族傳統服飾。”電商“京渝堂漢家舖子”掌櫃敖珞珈説,借著《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他們推出的“大聖發帶”創造了銷售“奇跡”,而以“大聖”為主題的漢服開發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越來越多人從傳統文化資源寶庫中發現了‘商機’,並加以發掘和利用。這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弘揚優秀歷史傳統文化,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黃景春説。(俞菀、周亦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