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大風吹來 職業教育能否“飛”起來

  • 發佈時間:2015-08-10 07:1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邱晨輝 馬慧娟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夢想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就是成功,我很享受這種感覺,是電子商務這個專業讓我有了這種感覺

  今天的學生,是數字化時代裏生活的“原住民”,他們從小就接觸和使用這些數字化産品,體驗數字化環境帶來的種種便利,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正視這個現實,那麼,就會被自己的學生和先進的技術遠遠拋在後面

  一個相當清醒的認識是,教育應當是核心,網際網路是輔助教育教學的工具,教育要善於借助“網際網路+”的風口,飛得更高、更遠

  網際網路的大風,已經吹到職業教育領域,並正在迅速發酵。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近日最新發佈的《2015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品質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高職院校新增專業點數3265個,就主要集中在物聯網應用技術等新興産業。

  事實上,這一點從一個月前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國賽”),也能窺見一絲端倪。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最高賽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敏銳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在今年大賽的決賽現場,高職組電子商務賽項的身影依稀可見,這是該賽項首次躋身“國賽”序列,共吸引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308名選手參賽。

  “網際網路+”,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范維鋒是308名電子商務賽項決賽選手中的一員,這位來自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的學生感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

  體育生、不務正業、打架抽煙喝酒,典型的社會小混混,這就是高中時代貼在范維鋒身上的標簽,這也讓他曾經一度對“成功”和“夢想”兩個詞無感。

  兩年前,當他在職業院校學了電子商務這個專業後,一些事悄然改變了。

  范維鋒依舊不愛上課,於是他跑去玩網際網路,開了個網店,而這歪打正著,“踐行”了他所學的專業。

  他試著開了家銷售衣服和鞋子的天貓網店,沒想到,僅僅幾個月時間,他就把一年的學費賺了出來,不僅減輕了父母的經濟負擔,還讓周圍的同學羨慕不已。

  到了大二,他和幾個小夥伴幫一家賣辣椒醬的廠家成功進行了網路行銷,通過淘寶店、微店實現了一個月50萬元的營業額,這是一個一年最多有300萬元營業額的實體廠商沒有想到的數字。

  這些小小的“成功”,讓范維鋒感受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美好,“就是草根也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

  如今,他來到國賽的決賽現場,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突然,我好像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了,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范維鋒説:“夢想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就是成功,我很享受這種感覺,是電子商務這個專業讓我有了這種感覺。”

  據主辦方介紹,電子商務賽項以網店開設裝修、運營推廣、客戶服務、經營分析4個關鍵任務完成品質以及選手職業素養作為競賽內容,來考察選手的商品整合能力、視覺行銷能力、網路行銷能力、客戶服務能力、運營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業能力,提高選手利用大數據實現精準行銷的能力。

  這對有過多次網店經歷的范維鋒來説,並非難事,“我之前的實戰經驗基本都能用得上,比如數據分析,客戶進了我的店裏為什麼沒有進行購買,是我的價格出了問題,還是店面設計出了問題,基本都能分析出來,並迅速地進行精準改進。

  不過,正如這個賽項宗旨裏所説的,要引領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對接産業前沿技術,當下職業教育領域的電子商務教學現狀並不樂觀。

  網際網路大風帶給職業教育的痛感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鑫就和同行們分享了一句話:“我們一定要對電子商務專業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這個專業教起來並不容易。”根據王鑫的回憶,2009年,因為招不到足夠的教師來教授這個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一度面臨“要下馬”的風險,過了幾年,這個專業只剩下3個專職教師,其他的教師都離職了,“學生難招,老師也難教,不好學”。

  如今,在網際網路大潮下,這一局面似乎有望得到改觀。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院長李志群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所在的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招收的學生人數呈井噴式發展,“之前只能開4個班,現在開10個班都不夠,以前電子商務的學生分數不高,現在比之前高出50多分,學生都搶破了頭報考這個專業。”並且這樣的局面並非只發生在該學院。

  然而,高職院校該怎麼教,“我們要培養的是什麼樣的人,總不能培養‘通才’吧?那不是我們這個教育序列應該幹的。”王鑫説。

  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商學院資訊與電腦學院院長宋文官認為,這一問題十分嚴峻,根據他的走訪了解,有些學校在制定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不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時,更多的是“拍腦袋拍出來的”,並沒有經過一個嚴密的政策分析梳理,以及行業産業調研等等。

  比如,有的學校在課程要求中,設定了這樣的技能要求:“能掌握/熟悉/了解……”,這在宋文官看來“沒有可評價性”;有的寫道,“能使用……工具”,這在他看來,“應+幹什麼”,並沒有描述完整;還有的是,“能熟悉地/完成簡單的……”,這樣的表述則過於主觀,依然不可度量。

  受到網際網路衝擊的還不止這些,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也難逃其“害”。高等教育出版社經管分社社長趙潔在研討會上以“變化的課堂”為題來形容這種趨勢,她説,“網際網路+”教師,説明瞭教學原則發生了變化,教師角色成了學習顧問,輔導者,評估者,比如學生在參與中學習,由轉變認知模式,到轉變態度,再到改善行為。

  這又牽涉到多個變化,趙潔説,對教師來説,首先要主動擁抱而非被動接受新技術,她説,今天的學生,是數字化時代裏生活的“原住民”,他們從小就接觸和使用這些數字化産品,體驗數字化環境帶來的種種便利,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正視這個現實,那麼,就會被自己的學生和先進的技術遠遠拋在後面。

  偶爾翻轉課堂容易,常態化卻還有不少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網際網路時代,教師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已經發生了改變,如何更接地氣地與學生交流?趙潔援引已經開部落格8年的教授謝謙的話説,“通過部落格給學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傳遞積極、快樂、陽光的生活理念,讓它成為課堂的延續”。

  換言之,“網際網路+”職業教育,不僅在於可以實現教學資訊和內容的遠端傳輸和資源共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讓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全方位的雙向互動交流。

  曾經,有一位叫薩爾曼·可汗的大學生,接到七年級表妹的求助:有幾道數學難題不知何解。他隨即通過聊天軟體、互動寫字板和電話,幫表妹解答了所有問題。為了讓小妹妹聽明白,他儘量説得淺顯易懂。

  很快,其他親戚朋友也到府討教,一時間,他忙不過來,索性把輔導材料製作成視頻,放到YOUTUBE網站上獲得相當高的點擊量——可汗學院誕生了。比爾·蓋茨評價説,“他是一個先鋒,借助技術手段,幫助大眾獲取知識、認清自己的位置,這簡直引領了一場革命!”

  根據這個發展趨勢,不少學校或主動、或被動倒逼進行了一場教學改革。以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對電子商務專業為例,李志群告訴記者,該校之前只有電子商務一個專業,不分方向,通過對電商企業的調研,他們發現,這些企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特別大,而且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強調專業性和動手能力,於是,他們在電子商務專業之下設置了電子商務運營、移動電子商務等4個方向。

  這個看似“從1變成4”的小小改變,卻收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學習的精準度和專業性得到提升,實際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出現了學生剛入學,就被電商企業預訂的情況,電子商務專業也躋身該校的王牌專業之列。

  不過,在電子商務賽項裁判長、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寶忠看來,以前的電子商務專業比較虛,動手能力比較弱,只是針對一個點進行設置,比如客服,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運用正在迅速地發生著變化,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和教學如果還是按照原先的模式進行,必然會淘汰。

  或許,正如趙潔所説的:當我們漸漸地發現製作微課程的技術不難,卻發覺做出好的微課程很難,發現偶爾翻轉課堂容易,卻發覺常態化問題太大。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的教師、課程,還沒有完全轉變思路,迎接網際網路技術的到來,更為本質地説是,還沒有搞清楚網際網路帶給産業、行業的影響——這將決定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

  一個相當清醒的認識是,教育應當是核心,網際網路是輔助教育教學的工具,教育要善於借助“網際網路+”的風口,飛得更高、更遠……至於,職業教育的線上課程距離它們真正的意義還有多遠,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職業教育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媒控股 5.94 10.00%
2 天源迪科 17.00 6.25%
3 機器人 22.00 5.31%
4 羅 牛 山 10.77 4.26%
5 長方集團 6.03 4.1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搜于特 4.82 -3.02%
2 愛爾眼科 40.35 -2.02%
3 西安飲食 5.16 -1.71%
4 棕櫚股份 7.61 -1.17%
5 龍洲股份 9.74 -1.1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