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世界公民”禮讚

  • 發佈時間:2015-08-10 05:29:41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蘭 草

  70年前,一架美國軍機在對日本東京實施轟炸後,因燃油耗盡,在象山檀頭山島大王宮村外海緊急迫降,漁家女趙小寶和村民發現在島上躲避的5個美軍飛行員後冒險營救。半個世紀後,趙小寶兩次應邀赴美參加紀念活動,美國新聞媒介稱讚她為“世界公民”(7月29日中國寧波網)。

  “世界公民”概念早已有之。世界公民意識是,認為世界是一個整體,不局限于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呈現出的“民族-國家”屬性,而是以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為休戚相關的“公民共同體”,是將公民責任與道義放在全球化的背景當中去的倫理。聯合國還曾為具有世界眼光且表現突出的人頒發“世界公民”獎,國際影星安吉麗娜·朱麗、妮可·基德曼、俄羅斯老兵坦尼斯拉伕·彼得羅夫等先後獲此殊榮。

  當然,“世界公民”並非一味高大上,趙小寶就是一個接地氣的“世界公民”。她發現島上幾個不速之客時,並沒有當“爛好人”,而是在克服語言障礙,經過理智判斷後,確定他們是“在天上飛的‘好外國人’,是打日本鬼子的”。在這種樸素觀念支配下,為身處困境的友軍包紮傷口、烘烤衣服、提供食宿、站崗放哨,用大義和行動譜寫出一曲見義勇為的佳話,影響超越了種族,超越了國界。

  趙小寶深知,營救美國飛行員的行為充滿風險,如果走漏風聲,不僅會給自己和家人惹上殺身之禍,全村人或將遭受滅頂之災。但她和村民義無反顧,捨生忘死,把美軍飛行員送達安全地帶。當初,趙小寶並不知道自己的舉動有多大意義,也不知道自己會因此被寫入歷史,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記憶。她用對日本侵略者同仇敵愾的堅強決心,和“朋友來了有好酒,迎接豺狼有獵槍”的行動,將對友軍的情感昇華為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為聲張正義,戰勝邪惡,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趙小寶雖未經過聯合國“加冕”,但以她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甘冒生命危險,竭盡所能營救5個美國軍士的突出貢獻,“世界公民”稱號于她可謂實至名歸。

  當今國際形勢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中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儘管兩者之間時不時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但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雙方合作依然大於分歧。兩國之間,平均每天有1.5萬人穿梭往來,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理應不衝突、不對抗。對此,趙小寶有著自己的見解,當她作為中美友好使者,與曾被她營救的美國老兵見面時深情地説:“我説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我希望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這句再平實不過的話,傳達出讓中美友誼永在的理念,顯示出一個普通中國女性的博大胸懷和深邃眼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今天,人類進入“全球化”時代,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各國、各地區之間聯繫日益緊密,讓更多人成為“世界公民”,有著十分深刻的現實意義。“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域”,作為一個領導幹部,如果不具備全球視野,無異於井底之蛙;作為普通公民,同樣應該關心世界大事,實事求是、冷靜客觀地看待錯綜複雜的國際現象,杜絕“憤青”思維,出國旅遊、求學,遵守他國法律,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對待來華觀光、留學和工作的外國公民,禮貌待客,文明友善,讓世界充滿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