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研背後是否有利益衝突?

  • 發佈時間:2015-08-10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觀察家

  關於長期使用手機會不會引發腦瘤這個問題,近年來科學界一直爭議不斷,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得出一個結論迥異的“研究結果”,讓公眾看得直昏頭。

  這不,前幾天英國又有報道説,一項由多個國家共同進行的最新研究稱,手機對人的健康造成了“非常真實的風險”,比如罹患癌症、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症等腦部疾病。不過,報道還提示,過去15年來,大多數研究都未能得出決定性的結論。言下之意,此番“最新研究”,也要走著瞧。

  常聽人調侃,現在的科學研究太不靠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亮出觀點來。譬如那些論及手機輻射的研究結果,就太多地使用了“沒有足夠證據表明存在聯繫”“可能導致”“大概存在風險”這樣的字眼,讓人難以決斷究竟是否應該繼續使用手機。再有就是,前段時間,關於地球“冰河期”來臨的警告,與近幾十年來大家都已耳熟能詳的“全球變暖”大相徑庭,也同樣令人困惑。

  類似的現象或問題已然不少,甚而導致很多依賴於技術或科學背景的政策論爭。眾所週知,當年美國的布希政府退出旨在遏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其理由之一就是有關全球變暖的論點缺乏確鑿的證據;而前幾年國外亦有報道:一些研究電磁輻射的專家實則是手機産業的説客,手機輻射研究的混亂局面,遠不是科學固有的缺陷與無奈所造成的,背後的利益之爭在爭論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從另一個方面看,科學充滿著不確定性,這實際上不足為怪。因為,科學並不是事實的簡單堆集,而是一個把事實和假説或理論結合在一起的有邏輯的系統,也是一個不斷增長、不斷擴展的知識整體。我們今天稱之為科學知識的東西,是由具有不同程度的確定性陳述所構成的集合體。具體到某一科學認識,隨著時間的流逝,證據當會積累得越來越多,那些“利益衝突”將會在辨識中愈加明顯,科學家的共識無疑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科學的不斷進步和“可靠的知識”便是在這樣一種“智力探險”活動過程中形成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