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交急劇萎縮 深調可能性小

  • 發佈時間:2015-08-07 09:32:0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反彈或在地量後出現 上游景氣度回升 穩增長主題再受寵

  文/表 廣州日報記者 張忠安

  受再融資可能重啟的消息影響,A股昨日上漲動力不足,但做空力量也被嚴重消耗。上證指數昨日雖然下跌了0.89%,但成交量卻創下最近5個月新低。因此,有分析認為,目前多空僵持,沒有買盤也沒有賣盤,短線機會有望在“地量”後出現。記者發現,隨著各類投資不斷加碼,與之相關的上游産業如鋼鐵、水泥等景氣度有回升跡象。因此,基建、建材等穩增長主題或將受到市場追捧。

  昨日滬指收盤雖然下跌0.89%,但相比開盤,跌幅已明顯收窄,僅約21隻個股跌停。“今天的行情雖然成交量很小,但投資者不用過於擔心,更不必恐慌。因為,在成交量急劇萎縮的行情中,並沒有多少跌停股。”廣州一位券商分析師人士表示。

  市場成交卻急劇下降

  昨日開盤前,就有消息稱,被譽為救市措施之一的暫停再融資可能本週會重啟,引發投資者擔憂,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而且滬指開盤後短暫下挫一度跌2%,最低跌至3614.74點險失3600點整數關口,此後震蕩向上,雖然尾盤未能翻紅,但全天跌幅收窄至0.89%,報3661.54點。盤面上,新能源汽車、次新股、西藏板塊表現搶眼。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成交卻急劇降溫。其中,滬市全天成交量僅3575.2億元,為今年3月12日以來的最低水準。深市全天也只成交3496.2億元,為今年7月13日以來的最低值。

  面對如此小的成交量,不少股民擔憂,量能急劇萎縮可能意味著後市難以走高。不過,上述券商人士認為,“從市場表現看,繼續深度調整的可能性並不大。甚至有可能在地量之後出現短線反彈。”

  數據顯示,剔除ST股,滬深兩市共有84隻個股漲停,而跌停的股票僅21隻。新的反彈有望在成交超預期下降中出現。

  “在經濟轉型期間,不要買傳統的幾大産業,比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但如果從穩增長角度看,這些上游行業的景氣度可能短線有回升。”某券商廣州分公司投資總監稱。而數據顯示,包括鋼鐵、水泥、煤炭等上游資源類行業景氣度確實有企穩回升跡象。

  上游景氣度回升

  莫尼塔分析師秦勇透露,7月份鋼材價格較最低點反彈約100 元左右。記者從中國鋼協網站也發現,不少鋼鐵品種在走高。如廣州螺紋鋼HRB400品種,7月第三周的價格為2150元/噸。但到最後一週就上漲到2210元。另外,角鋼Q235、中厚板Q235、冷薄板SPCC等品種的價格都全線走高。

  莫尼塔分析師秦勇表示,7月鋼鐵行業景氣度罕見出現回升,主要兩點是來自鐵路行業,鐵路訂單同比出現一定幅度增長。在整體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國家為了維穩經濟,今年加大了鐵路投資,相關訂單有所增加。同時,在環保要求下,8月下旬後部分鋼鐵企業減産,加上夏季高溫,工人工作時間縮短,鋼材供給減少,也擴大了鋼鐵價格反彈的空間。

  在水泥板塊,林麗梅表示,雖然目前是淡季,但中南、西北地區水泥價格仍然上漲,8月4日湖南、貴州區域水泥價格也進行上調。秦勇也指出,7月水泥銷量地區差異明顯,總體環比6月明顯改善,其中,西北、華中大幅增長。而且在基建投資帶動下,多地水泥價格觸底反彈。在煤炭方面,記者發現,多數煤炭品種價格雖然沒有明顯反彈,但有止跌跡象。

  因此,不少機構人士建議,目前市場需要新的熱點,這些連續調整的上游行業景氣度回升,有可能成為A股市場下一個熱點。

  “鐵公基”等穩增長主題下半年有戲

  從目前來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今年上半年,七大類重大工程承包已開工228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3萬億元。下半年無論是中央層級,還是地方政府,預計將有大量新的投資項目開工。因此,有分析認為,隨著未來財政支出擴大,不僅為上游資源類産品價格提供支撐,也將使得基建、建材、運輸等穩增長主題概念重新被資金重視。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麗梅表示,從目前來看,基建投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而財政支出加碼也在為投資擴大鋪路。今年以來兩次債務置換,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有效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改善債務的可持續性。林麗梅指出,按照2015年度國家財政預算,全年已核準發行的地方債總規模共計約2.6萬億元,其中包括2萬億元的地方債置換。另外6000億元的新增債券,用於彌補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不足。有機構還預計,今年下半年有可能推出萬億元的基建項目投資。

  因此,多數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短線關注上游諸如鋼鐵、水泥、有色、化工等資源類産品景氣度回升是否持續外,投資者還可以關注“鐵公基”類穩增長概念股。

  二級市場上,相關個股已經有機構介入的跡象,昨日停牌自查的華新水泥連續兩天遭到“機構專用”席位的哄搶,其中8月3日前五大買方席位中,除了中信證券北京金融大街營業部外,其餘全部為機構席位,股價在最新三個交易日也大漲了30%。

  相關報道:

  券商7月業績環比大降

  廣州日報訊 截至目前,已有中信證券、長江證券西南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國海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8家上市券商發佈7月主要財務數據。據統計,這8家上市券商母公司7月總體業績較6月均告下滑,合計實現凈利潤27.61億元,環比6月縮減49%。

  (中國證券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