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製劑藥物走向市場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8-07 06:32:19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撰文:鄭光隆
所謂院內製劑,是指醫院自家研製的藥劑,在一些中醫院比較常見。由於院內製劑是在一些傳統藥方的基礎研製而成,雖然經過臨床的長期檢驗證明有療效,卻因為沒有“國藥準字號”,所以只能在醫院內憑處方使用,不能流向市場。
雖然市面上買不到,但因其物美價廉,有些患者想方設法到醫院購買。以佛山市中醫院為例,經常有患者到骨科門診要求醫生幫忙開“傷科黃水”、“清香止痛乳膏”等院內製劑的處方,一次性就購買10瓶、10盒上述院內製劑,用來當作跌打損傷、消炎止痛的家庭備用藥。
不過,這樣的局面將得到改變。近日,廣東省啟動“2015年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醫院中藥製劑開發項目”,省財政用3000萬元支援院內製劑發展,這意味著一些入選的院內製劑將被開發成新藥進入市場流通。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院內製劑走向市場必須獲得“國藥準字號”,其申報過程與開發新藥無異,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做藥效學、毒理實驗和臨床試驗,在此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憑醫院一己之力難以承擔。
困境
困境
投入大銷量少無法批量生産
佛山的中醫中藥久負盛名,創建於1956年的佛山市中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及康復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首任院長李廣海是出名的骨傷科聖手,在行醫之時也努力鑽研製藥,先後研製了“李廣海跌打酒”、“李廣海跌打丸”等藥品,因此,院內製劑也是佛山市中醫院的特色之一,該院自産的“傷科黃水”、“陳渭良傷科油”、“清香止痛乳膏”等獨家藥油、藥膏,常被患者像購買“黃道益”活絡油一樣,買來送人或放在家中備用。然而,這些享有盛名的院內製劑卻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佛山市中醫院製劑中心的負責人解釋説,市面上流通的普通藥品都是經過國家藥監局批文生産,而院內製劑則主要由使用醫院取得省內批文生産,沒有“國藥準字號”,所以只供本醫院使用,有需要的患者,只能找相熟的醫生幫忙開處方才能在醫院裏購買。因此,院內製劑都面臨著銷路單一、批量少等問題,不利於規模化生産和降低成本。
不過,醫院在生産院內製劑方面的投入卻不小。佛山市中醫院在南海丹灶擁有一家大型的製劑中心,去年的産值約6700萬元。目前該院共有169個院內製劑,但最近3年內只開發了6個新的製劑。究其原因,是近幾年來國家對院內製劑室的管理要求日趨嚴格,目前醫院中藥製劑的註冊管理,基本上參照上市藥品的標準。申報院內製劑不但需要提供製劑的配製工藝和品質標準研究結果,還要提供包裝材料的穩定性、藥效學及急毒長毒試驗資料和臨床研究試驗結果,其申報的資料有17份之多。
“我院現有的160多個製劑品種,按照現行的註冊標準進行品質標準提高,每個品種投入費用約為2萬元,總額超過300多萬元。”上述負責人指出,醫療機構的中藥製劑按照上述程式和標準進行申報和開發,資金壓力很大。而且整個研發和註冊的週期長達四、五年,投入的資金少則十幾萬,多則數十萬。許多醫院迫於資金方面的壓力,只能放棄醫院製劑的申報和生産。雖然有些製劑的開發不一定需要提供臨床試驗數據。但前提是該新製劑的製備是利用傳統工藝,而且處方在臨床上應用5年(含5年)以上。如果想要嘗試採用先進的工藝及新型的輔料等制藥新技術,則需要進行嚴格的藥效學、毒理實驗、臨床實驗,這三大方面的實驗需要花很多的人力及資金投入,醫院往往由於製劑新技術研發門檻要求太高,花費投入太大,而放棄對醫院製劑新技術的投入。
因此,目前不少醫院都已經取消了院內製劑室,有的甚至取消院內製劑的使用。以佛山為例,佛山市第一、第二人民醫院都只保留極少量院內製劑,南海區中醫院(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仍有22個品種的院內製劑在使用,但上述醫院的院內製劑基本上都是委託其他醫院製劑室生産。
變局
變局
政府投入專項資金資助院內製劑
若是將院內製劑開發成新藥,則必須要按照新藥的規範化要求來走流程,其申報的資料比院內製劑更加細化,而且有些研發過程需要在有資質認證的藥品研究機構進行。例如藥品的生産需要在取得GMP認證的藥廠進行試製,藥品工藝及品質標準的制定研究的參數需要更多更精準,藥品的藥效學及毒理實驗要求在有資質的研究機構進行,研究的內容更細更規範,因為取得“國藥準字號”的藥品需要進行規範化的臨床實驗。
佛山市中醫院的相關負責人指出,雖然目前該院的製劑中心規模堪比一家中型藥廠,但只取得醫療機構製劑生産許可證,不能承擔上市新藥的生産。因此,院內製劑想要變成新藥走向市場,憑醫院一家之力難以完成,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其高額的研發經費也是一家醫院難以承擔的。
可喜的是,這種困局將很快得到改善。近日,廣東省啟動“2015年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醫院中藥製劑開發項目”,省財政用3000萬元支援院內製劑發展。計劃扶持本省10個經臨床反覆實踐、療效確切,並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專科特色中藥製劑。
與以往資金扶持不同,這一次廣東省中醫藥局明確並細化了資金用途及目標。在廣東省《醫院中藥製劑開發項目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進行劑型合理性和製備工藝的研究,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品質標準,並依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藥新藥註冊申報的要求,開展基於醫院中藥製劑的新藥開發工作。”“項目實施期內,須獲得中藥新藥申報臨床試驗研究批件註冊受理號,申請相關專利,取得省級以上科研立項3項,並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研究論文10篇以上。”這意味著該項目扶持的院內製劑目的是使其通過國家審批,獲得“國藥準字號”成為新藥在市面上流通。
廣東省內的24家三甲中醫院58個品種進行了前期申報,根據臨床應用和市場前景,通過專家評審方式,最終確定了廣東省中醫院的銀屑靈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肺康顆粒等10個中標品種。佛山市中醫院的“傷科黃水”和“骨寶口服液”兩個研究項目入圍最後的答辯評審,最終只有“傷科黃水”成功入選,獲得300萬元的資金支援。
“傷科黃水”是佛山市中醫院骨傷科的品牌用藥,研製于上世紀50年代末,享有“鎮院之寶”的美譽。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腐生新的功效,在治療軟組織損傷和創傷感染中具有它突出的優勢,用於跌打損傷,對軟組織損傷、開發性和閉合性創傷等都具有非常好的療效。2014年,超過10萬人次使用過該院的“傷科黃水”,但作為院內製劑,該藥不得在市面流通。
“我們計劃將‘傷科黃水’開發成上市産品,現正按照新藥申報的要求開展臨床前實驗研究。”佛山市中醫院製劑中心主任李懷國説,有了專項資金後,該院將加快推進藥品臨床前研究。通過與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進行産品工藝改進、品質標準提升等深度開發,利用企業的資源和優勢促進臨床科研成果産業化,爭取在新藥研發上市方面取得突破。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