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林下養鵝 樹茂鵝肥

  • 發佈時間:2015-08-05 16:31:40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汪彤 通訊員 鄭毅 劉振宇

  種樹除草難,白鵝來幫忙。湖北匯盛竹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艮平沒想到,當初是為了種好樹而養鵝,結果養鵝的收入高到可抵土地租金和勞務費用,還省了種樹打藥施肥的開支。一塊土地帶來雙份收益。

  7月27日,記者來到應城市天鵝鎮西湖村匯盛合作社的400畝竹柳基地,一探究竟。剛進基地,記者就看到一隻只大白鵝正在竹柳林裏“散步”,不時低頭啄草,饒有趣味。

  2014年,吳艮平來到該村投資近300萬元,栽下100多萬株竹柳樹苗。竹柳的成材期需5年到8年。除了收益慢,還有個問題一直令他頭疼——除草。“兩三天不除,林地就雜草叢生,使用除草劑又怕影響樹苗生長,而且村裏留守的非老即幼,不好請工。”

  在當地林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下,吳艮平在基地裏投放了5000隻鵝,“試水”林禽混養。“鵝吃草,可比除草劑效果好得多。你看這林下光溜溜的,人工除草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令吳艮平感到驚喜的不僅如此,“鵝糞就地成肥,還省下了林地的肥料投入。因為吃草,鵝的飼養成本不高,還是綠色有機農産品,根本不愁銷路。”儘管初期養殖經驗不足,但去年賣鵝他就收入了10萬元。

  今年,吳艮平繼續擴大竹柳種植規模,基地面積擴至3000畝,全部採用林禽混養模式。“今年除了10000隻鵝,我還養了5000隻鴨和1000隻雞。灌溉條件好的地方,以後準備養魚。”吳艮平這樣規劃未來。

  應城市林業局局長許明介紹,苗木産業投資週期長,只有發展林下經濟,推廣多種高效立體種養模式,以短養長、長短結合,保障林農收益,才能調動其積極性,實現增綠護藍、林農增收的雙贏效果。

  據了解,應城市堅持適地適樹,充分尊重業主意願,積極推廣林水結合、林糧間作、林下種養、林果採摘、觀光旅遊等模式,吸引各類社會主體參與植樹造林,目前已完成造林綠化總面積24750畝,提前完成全年指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