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必須打贏的攻堅戰
- 發佈時間:2015-08-05 06:21:0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要想實現環境品質的持續改善,並防止其出現大的反彈,破解制約社會發展的環境瓶頸,必須走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路子,讓環境改善成為經濟升級的引擎,而不是負擔。必須充分認識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意義,把調整産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淘汰落後産能與從源頭解決大氣環境污染結合起來
剛剛公佈的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品質狀況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此外,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也均有下降。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讓人們感受到了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的效果,增強了治理霧霾的信心。但也要看到,在全國空氣品質總體好轉的背景下,仍有個別城市和地區空氣品質改善並不明顯,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還有反彈甚至加重的勢頭。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要求我們必須保持治污力度,大氣治理的強勁勢頭不減。
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進一步意識到,空氣品質得不到改善,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也會影響當地的發展品質。很多地方將治污的壓力層層傳導直至基層,制定並實施了許多有效的新舉措。同時,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也為污染治理穩步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污染物濃度還比較高,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還比較大,治污仍處於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一些地方環境執法的阻力和實施力度與新環保法的規定及公眾的高期望值之間,容易形成落差,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進一步凸顯。今年環境品質實現好轉,但人民群眾對良好環境的期望值會越來越高,工作稍一鬆懈,就可能前功盡棄。此外,在治理污染上付出的努力與環境品質改善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比如,部分地區PM2.5雖呈下降趨勢,但臭氧對環境品質的影響更加突出,對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治理正在成為新的挑戰。
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我們沒有退路,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要想實現環境品質的持續改善,並防止其出現大的反彈,破解制約社會發展的環境瓶頸,必須走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路子,讓環境改善成為經濟升級的引擎,而不是負擔。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對於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有著正面積極作用。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意義,把調整産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淘汰落後産能與從源頭解決大氣環境污染結合起來。一些地區以治理大氣污染為契機,運用提高排放標準、出臺環境經濟政策等多種手段,轉方式、調結構,淘汰落後産能,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實現了企業、行業、區域的綠色發展和經濟轉型。這樣的實踐越多,示範效應就越大,全社會推進綠色發展的勁頭就越足。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當下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絕不能小有成效就沾沾自喜,放鬆要求,降低標準。只要全社會齊心協力,從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出發,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贏得大氣治理攻堅戰必然可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