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創業“死亡谷”

  • 發佈時間:2015-08-03 05:33:20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企業創業的早期都會遭遇一個脆弱的“死亡谷”階段,高科技企業尤為如此,因此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園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作用。

  ◆“一體化科技新城”,是同國際接軌的新一代科技園區模式。

  ◆“整合創新”,作為創新基地和孵化基地的長春北湖科技園演繹著創新創業的新概念。

  驅車來到位於“長東北”盛北大街的長春北湖科技園門前,頓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裡毗鄰北湖濕地公園,統一的建築風格下整個園區“合院成風景”渾然一體,紅色的建築主色調醒目而又不張揚,溫暖熱情而又不失莊重。走進這家以“一體化”為特徵的二代科技地産園區,只見園內樓宇之間綠蔭濃濃,小徑通幽、九曲回轉、別有洞天,科研、産業、生活、休閒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我省首家新三板上市企業——吉林省差旅天下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就落戶在這裡。

  創業“死亡谷”與科技企業孵化

  曾經有多位國內IT行業的成功企業家在回顧自己企業的發展歷程時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

  按照著名的創業“死亡谷”理論,一個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在其發展的初期,都會有一個風險極大的“死亡谷”階段,這個時期創業的失敗率是最高的,急公好義為這個時期的企業提供資金幫助的基金甚至贏得了“天使”的美名。

  孵化器,原意是人工孵化禽蛋的專門設備,現也常用來指代為舉步維艱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管理等多種便利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科技創業孵化鏈條一般包括“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個階段。對高新技術成果、科技型企業和創業企業進行孵化,構成了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1987年,國內第一家孵化器——武漢東湖創業中心面世,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各種類型的企業孵化器以及相應的科技園區已如雨後春筍。

  長春北湖科技園作為一個涵蓋了高新科技企業創新和孵化基地功能,集高科技園區、金融商務、生態住宅等産品形態于一體的科技新城,去年9月開園伊始,就展示出了獨特的魅力。

  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在這裡茁壯成長。吉林省差旅天下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致力於差旅管理和差旅外包服務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和服務商。企業以強大的軟體技術研發團隊為支撐,自主研發的電子商務綜合管理系統、網路辦公管理系統、差旅管理系列軟體,解決了各類機構95%以上的差旅管理、差旅採購、差旅優化問題。

  霍普金斯醫藥研究院于2012年2月由一群留學美歐的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和國內生物醫藥專家聯合創辦,是一家集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物、醫療器械、中草藥藥物、醫用敷料産品的研發、生産、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集團。研究院整合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國內外高端人才、技術、項目、成果、資本等資源,建立了國際合作創新綜合體,現已擁有236個可轉化項目,申請專利37項。

  新材料研發、轉化平臺——中科昊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專注于幹細胞生物科技領域的企業——吉林和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春北湖科技園孵化和吸引了一大批極具潛力的高科技成長型企業。

  創新模式的一體化科技新城

  我省是一個科教大省,科技成果轉化,特別是就地轉化,一直是一個困擾多年的問題。破題之策,辦好高科技園區,銜接産學研,大力發展科技型“小巨人”企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作為培育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的載體,科技園區的辦園模式不盡相同。按照目前科技地産三代産品劃分的觀點:第一代産品是最常見的一般意義上的科技園區,通過提供優美、舒適的物理空間和完善的産業增值服務,實現産業集聚效應,激發産業創新活力,降低企業落戶成本,提升區域産業整體競爭力。第二代産品是科技新城,不僅包含科技園區,還擁有生態住宅區和商務功能區,努力實現城市配套功能和産業集聚功能的有機融合。長春北湖科技園就是這樣的創新産品。第三代産品是未來意義上的智慧産業新城。

  最早的科技園是單純的生産基地,後來出現了生活社區以及綜合的工作、生活環境,目前著名的新加坡工業園、我國的蘇州工業園以及北京中關村科技園都是以産業與城市一體化、生産製造與生活服務融合為特徵。

  在長春北湖科技園,過前廣場不遠緊鄰中央景觀帶的B3樓,“貝殼咖啡”的牌匾極為醒目。其實,這並不只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屋,更是創業者們思想碰撞的地方,尤其是在二樓還設有創客空間卡位辦公區域。可以説,園區內除了孵化器樓、廠辦一體樓、獨棟研發樓之外,公寓樓以及公共餐廳、超市、運動健身場所等也都是一應俱全。

  北科建集團是一家以科技地産開發而聞名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曾成功開發了中關村核心商務區。按照一體化科技新城的創新模式,他們正致力於將北湖科技園建設成長春的中關村。

  按照規劃,長春北湖科技園以生物産業、先進材料、電子資訊為主導産業,重點建設集基礎研發、科技孵化、創新加速和總部辦公為一體的國際高端科技創新集群。科技園總經理況兆傑認為:園區的發展其實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直接引進高大上的成熟企業入駐;另一條是從胚胎做起,積極孵化高科技企業,幫助他們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第一條路也許短期見效快,發展成果立竿見影,但實現起來其實也並不容易;第二條路雖然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卻是一條最根本的道路。看到一個個高新技術企業在園區內從生根發芽到枝繁葉茂,在這一過程中會享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整合創新”演繹著全新的理念

  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臨門一腳,通常被人們形容為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沒有技術創新和産品的技術含量,科技型“小巨人”企業一切無從談起。

  致力於打造國家級自主創新高地,長春北湖科技園從開園之日起,就與一個全新的概念“整合創新”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去年9月科技園開園之際,吉林省整合創新綜合體同時進駐。

  搭建整合創新綜合體,是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的一種全新思路。在這裡,技術研發、中試與技術轉移、創業孵化、人才培養與合作交流、科技金融服務以及科技仲介服務等實現了一條龍。

  在長春北湖科技園正門外,遠遠就可以看到門內右側樓頂“吉林省科技大市場”和“吉林省技術産權交易中心”兩行大字。

  去年12月,省科技大市場網路運營平臺運作調試成功,大市場“一廳(交易大廳)、一網(吉林省科技大市場網)、一庫(數據庫)”三大主體建設全部建成,開始進入試營業階段,開始面向社會提供各類技術開發、轉讓、融資、孵化、諮詢等方面服務。作為大市場的運作實體——吉林省技術産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曾率先在同業中開展股權質押融資業務和銀企對接服務,至今已累計協助1413戶企業融資638.5億元,融資規模位居全國同業首位。

  國家級科技成果轉移示範機構——中科院長春技術轉移中心在園區內建有孵化器,聚焦新材料、電子和生物三大重點産業;入駐園區的省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試中心是我省“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十大中試平臺之一,以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人員為技術團隊……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長春高新北區規劃建設吉林省整合創新綜合體的目的,在於為我省優勢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系統整合創新搭建平臺,同時營造一個科技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伴隨著長春北湖科技園的開園和整合創新綜合體的進駐,綜合體的各項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在這裡,整合創新的理念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創業是一項勇敢者的事業,在科技創新的思想火花照耀下無數人披荊斬棘、奮勇向前。辦好科技園區,對他們扶開工送一程,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責任。作為全新概念的整合創新基地和新一代的高科技企業孵化基地,長春北湖科技園站在了創新創業的時代前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