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昆蟲世界的“魔鬼” 中華單羽食蟲虻

  • 發佈時間:2015-08-03 02:18: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趣圖

  炎炎夏日,許多五彩斑斕的小昆蟲伴隨著燦爛的陽光一起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近日,許多市民在自家的洗手間或是馬路邊的植物上,發現了一種長相奇特,似蠅似蜢的昆蟲,引起廣泛關注。這種昆蟲的學名是什麼呢?它有著怎樣特殊的習性呢?

  霸道的空中掠食者

  這種昆蟲學名叫中華單羽食蟲虻,又稱中華盜虻,是我國最常見的食蟲虻之一,分佈廣泛,喜溫熱潮濕地區。日本、朝鮮等國也有分佈。在昆蟲分類學上,食蟲虻屬於雙翅目食蟲虻科,和我們熟知的蚊子蒼蠅是同一家族的,分佈於世界各地,目前已知的種類約有7100多種,我國有250多種。食蟲虻的幼蟲通常取食植物。成蟲捕食性,許多昆蟲都是它的食物,甚至在空中捕食大型的蜻蜓、甲蟲、蝴蝶和兇猛的胡蜂大快朵頤。

  色彩艷麗的“大個子”

  食蟲虻算是雙翅目中的大個子,體長一般在20-28毫米之間。食蟲虻的頭部有一對巨大的複眼,幾乎佔了頭部的大半面積。很多種類的複眼看起來都富有金屬質感。為了防止獵物掙扎而損傷眼睛,複眼周圍密布剛毛,有的短粗,有的細長。這些濃密的剛毛對食蟲虻的頭部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大而亮的複眼中間長有三隻單眼。從頭部看,食蟲虻像長著“絡腮鬍”,看起來有幾分猙獰。

  捕食獵物“討好”異性

  食蟲虻的英文名是robber fly,意為盜虻,還有一個名稱是assassin fly,即刺客虻。這兩個英文名透露了它兇猛的捕食習性。食蟲虻身體強壯、飛行快速,常常停息在草莖上,看到飛行的獵物時飛衝過去,用靈活、強大有力而多小剌的足夾住獵物,使其無法逃脫。捕捉到獵物後,它們用消化液注入到獵物中,把獵物消化成液體後再吸入。圖中所示的是一隻雄性中華單羽食蟲虻捕食斑須蝽。有些雄性食蟲虻甚至會把獵物作為“彩禮”送給雌性,期望得到雌性的青睞。

  食蟲虻的這些特性,使它們成為昆蟲世界中的魔鬼。人們在一些恐怖片、電子遊戲中也常用它作為模型來塑造角色。

  生物防治的“幫手”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園林植保研究所王建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道:“生物防治分多種,有寄主性以蟲治蟲,有利用捕食性天敵昆蟲治蟲,還有利用微生物治蟲。中華單羽食蟲虻屬於捕食性天敵昆蟲,可以利用在農業生産上進行生物防治,如增加食蟲虻的活動場所,保護食蟲虻的捕食活動,充分發揮自身天敵的作用,從而降低農作物生産成本,促進農業增收,保護生態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