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勇立潮頭 挑戰自我

  • 發佈時間:2015-08-01 06:25: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韓秉志 姜天驕

  2001年,我國開始實施軍轉幹部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安置方式。15年來,隨著軍轉安置制度建設發展,自主擇業安置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管理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在制度護航下,全國累計15萬餘名軍轉幹部選擇自主擇業安置方式。廣大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勇立潮頭,挑戰自我,80%以上實現不同形式的就業創業,成為經濟社會建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制度築牢保障網

  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實施了《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軍轉幹部安置由單一的指令性計劃分配方式,改為計劃分配與自主擇業相結合的安置方式。這一重大改革,立足我國現階段國情、軍情,適應了新的形勢和要求,標誌著中國特色退役軍官安置制度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對於實現軍轉幹部人才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高度重視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安置工作,要求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同計劃分配的軍轉幹部一樣重視、一樣關心、一樣愛護,針對他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優化外部環境,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選擇自主擇業之路,對許多軍隊轉業幹部來説,是嚴峻的考驗。為給他們吃下“定心丸”,中央及有關部門制定下發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對退役金、醫療保險、養老保障等作出了具體規定,待遇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消除了他們就業創業的後顧之憂。各地依據國家政策規定,相繼制定了定期聯繫、節日慰問、傷病探望、困難幫扶、年度簽到、教育培訓、就業促進、黨員生活等管理服務政策,自主擇業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

  近年來,軍轉幹部選擇自主擇業的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自主擇業人數佔符合條件的55%,佔安置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15年來,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積極投身社會經濟建設,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就業創業典型代表。共有86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被授予“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榮譽稱號,成為軍轉幹部方陣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服務開闢創業路

  在自主擇業軍轉幹部中,流行這樣一種戲謔的説法,那就是不願意做“酒菜花”——即不願意拿退役金過著“喝點酒,買買菜,種種花”的“退休生活”。為此,各級管理服務部門牢固樹立人才觀念,充分發揮自主擇業軍轉幹部人才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培訓,搭臺、鋪路,為他們開闢了豐富的就業創業之路。

  與計劃安置不同,自主擇業服務對象居住分散、流動性大、需求各異。為做好服務工作,各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普遍構建了省、市、縣(市、區)、街道(鄉鎮)及社區等多層次管理服務機構,服務觸角延伸到末梢,做到了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冷暖有人知,困難有人問,遇事有人管”。

  遠在英國某社區醫療機構做醫生的孫彥在登錄郵箱時,看到了一封來自家鄉昆明市五華區大觀街道辦事處的郵件。郵件給她送上了“八一”建軍節的問候和祝福,並通報了辦事處近期組織自主擇業軍轉幹部活動的情況。深受感動的孫彥認真回復了郵件:“雖然我已脫下軍裝好幾年了,相隔遙遠,但‘娘家人’沒有忘記我!”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無論是在子女上學、家屬安置,還是職稱評定、購房貸款等方面遇到困難,“娘家人”都會及時出現,想方設法為軍轉幹部排憂解難。

  15年探索創新,各級管理服務部門不斷探索創新管理服務辦法,就業創業服務取得顯著成效:

  ——培訓方式不斷創新。有關方面先後舉辦了多期全國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就業創業培訓實驗班。各地借助社會教育力量,建立了數百家軍轉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成為軍轉培訓的重要輔助力量。

  ——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各地一方面積極利用各級人才資訊平臺,暢通就業資訊渠道,另一方面不斷探索新的就業渠道。

  ——創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比如,安徽省各類創業園區都向軍轉幹部開放,入園孵化之日起3年內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交物管費、衛生費等管理性費用。

  從“最可愛的人”到“最有用的人”

  能幹一番事業,實現自身價值,這是很多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的夢想。然而,這種轉換並非易事。從軍官變成打工者、創業者,不僅要面臨工作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還要面對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各種未知。

  近年來,在出臺各種保障措施的基礎上,各級管理服務部門注重環境營造,引導社會各界放手培養、大膽使用、關心關愛自主擇業軍轉幹部,著力為他們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2009年,副團級的馬中華選擇自主擇業,在一家企業找到一份管理工作。他每天起早貪黑工作,把部隊帶兵的做法運用到管理中,沒想到上上下下都不適應,不到2個月,馬中華就“下課”了。企業老闆再次給他機會,安排他做房地産項目。沒想到,國際金融危機、貸款不到位、施工隊罷工鬧事……不到4個月,馬中華又被迫調離了崗位。

  善於學習的馬中華開始反思自己,主動進入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研修班充電。看到馬中華身上那種執著、敢擔當的品格,企業老闆力排眾議,再次啟用馬中華負責杭州汽車生産線項目。這次,馬中華僅用10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日産能300輛轎車的生産基地建設,打破了汽車行業建廠並形成生産能力最短不少於3年的紀錄。

  脫掉軍裝,脫不掉本色;崗位轉變,追求不變。15年來,廣大自主擇業軍轉幹部,有的投身通信、軟體、醫療、化粧品科研開發,成為業界專家和領頭人;有的組建建築、醫藥、物業等集團公司,接收很多退役軍人和社會人員就業;有的辦飼養場,開荒種樹搞果園,帶領村民致富,贏得了社會讚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